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PDF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02 10: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14.(本题 2分)麦哲伦环海航行证明了地球是(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A.方的 B.球形的 C.无法判断
一、选择题(共 40 分)
1 ( 2 ) 15.(本题 2分)日晷是古代测量( )的工具。. 本题 分 下列两组动物的分类依据是( )。
A.速度 B.温度 C.时间
第一组 鸭、鳄鱼、蜻蜓
16.(本题 2分)上午 8时到 11时,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第二组 狗、大熊猫、蝙蝠 A.长—短—长 B.长—短 C.短—长
17.(本题 2分)我们人类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
A.按生活环境分 B.按卵生和胎生分 C.按食物来源分 A.卵生 B.胎生 C.其它方式
2.(本题 2分)下列动物的一生中,没有出现蛹的这一阶段的是( )。 18.(本题 2分)小绵在小竹的东南方 50米处,那么小竹在小绵的( )。
A.蝴蝶 B.小猫 C.蚕 A.东南方 50米处 B.东北方 50米处 C.西北方 50米处
3.(本题 2分)在外探险时,要随时准确报告自己所在位置的( )。 19.(本题 2分)在描述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向 B.距离 C.方向和距离 A.只描述小球离起点的距离
4.(本题 2分)蚕的新生命是从下面的哪一阶段开始的( )。 B.只描述小球的方向
A.蚕蛾 B.蚕卵 C.蚕宝宝(幼虫) C.要描述小球的方向和离起点距离
5.(本题 2分)一个小女孩蹲在石头上喂鱼,鱼儿从她的左边游到了她的右边,你认为( )。 20.(本题 2分)下图是小科设计的“过山车”轨道,请你根据他的设计图分析并回答问题。图中 A段要用到的是( )
A.鱼儿的位置变了 B.鱼儿的位置没有变 C.无法判断 轨道。
6.(本题 2分)影子变化与下列( )因素无关。
A.光的照射角度 B.物体摆放方式 C.屏的颜色
7.(本题 2分)在路上行驶的汽车,坐在汽车上的人,相对于汽车来说,是( )的。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确定
8.(本题 2分)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变快了,可能是( )发生了改变。
A.斜面高度 B.物体的摆放方式 C.物体的形状
A.直线 B.曲线
9.(本题 2分)下列物体运动形式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 )。
C.直线和曲线并存 D.无法判断
A.晃动的秋千 B.汽车雨刮器 C.指尖陀螺
二、判断题(共 10 分)
10.(本题 2分)小球从桌面滚动到地面上的运动路线是( )。
21.(本题 2分)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22.(本题 2分)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每一个蚕卵都能成功孵化。( )
11.(本题 2分)行驶中的汽车轮胎的运动形式是( )。
23.(本题 2分)我们的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危险,危及我们的生命,如:火灾、水灾、地震、车祸等;环境污染等
A.摆动 B.平动 C.滚动
生活环境的恶化,也会危害健康。( )
12.(本题 2分)我们常用( )的方法研究“环形山的形成”、“地球的形状”等活动。
24.(本题 2分)生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
A.对比实验 B.韦恩图 C.模拟实验
25.(本题 2分)飞机的运动比汽车运动的快。( )
13.(本题 2分)月球本身( )发光发热。
三、填空题(共 10 分)
A.会 B.不会 C.不确定
答案第 1页,共 2页
1 1 2.7
2 2 1.4
26.(本题 2分) 3 3 0.8
在这三次实验中,小球运动的_______相同,小球从顶端滚下来时,运动越来越______。小球运动到底端最快的
是第______次实验,因为它运动的________最短。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_______________。 钟摆的运动叫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共 20 分)
27.(本题 2分)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_______________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另物体
33.(本题 10分)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你能举出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吗?
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_______________的。
28.(本题 2分)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通过观察影子的____________来计量时间。
29.(本题 2分)轻轻剪开蚕茧,我们能够看到身体呈黄褐色的____________,蚕结茧十多天后,____________从
茧中钻了出来。
30.(本题 2分)“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毛泽东的诗“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
四、连线题(共 10 分) 34.(本题 10分)你知道影响蚕生命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吗?
31.(本题 10分)请将物体的运动形式与相应的物体进行连线。
苹果落地 足球滚动
树叶飘落 直线运动 篮球投篮
鱼在水中游动 大雁南飞
蛇爬行 曲线运动 流水
蒲公英种子传播 电梯升降
五、实验题(共 10 分)
32.(本题 10分)李红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完成“观察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探究。
(1)在实验中,他们用_______记录小球运动的时间。
(2)小红在实验时,用粉笔在斜面顶端做了一个标记,每次都从这个标记由静止释放小球,这样可以保证球从
顶端运动到底端的_______相同。
(3)他们改变垫斜面的木块数,分别记录小球运动到底端的时间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次 垫斜面木块数(块) 小车运动时间(秒)
答案第 2页,共 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