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2 23:0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想象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理解作者的理想,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3.鼓励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挑花源优美的环境,了解淳朴的人情,想象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场景,评价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虛构“桃花源”这一扑朔迷离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类比迁移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分步类比迁移,使新知和旧知有机关联,在融会贯通中,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2、学习课文1、2、3自然段,想象桃源胜境,初步感知文章主旨。
教学流程:
一、情境迁移,激发兴趣
同学们,阳春三月,桃花娇艳,美不胜收,此时正是赏桃花的
好时节,有一个大家熟知的成语,恰与桃花有关,它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谁知道这个成语?学生抢答:世外桃源。教师继续引导:没错,想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吗?其实,它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桃花源记》。
二、文本迁移,了解背景
1、大屏幕出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其五》,引导学生在回顾所学时,抓住诗眼“愿”和“真意”,让学生通过类比法来感悟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归隐田园。借此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宁肯在田间种地,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为什么呢?借助资源,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此篇的时代背景,为理解文本主旨奠定基础。附: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接着让学生看文后(或大屏幕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两句“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让学生在《桃花源记》中找出与之相似的两个句子来,从而了解此诗与《桃花源记》的紧密联系:《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桃花源诗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三、角色迁移,整体感知
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自己假想成文中的渔人,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假想速读课文,尝试梳理情节,进而整体感知,明确渔人的行踪:
忽逢桃花林——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四、词句迁移,理解文本
(一)忽逢桃花林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大屏幕出示下列重点)
1、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3、词类活用:
理解“渔人甚异之”的“异 ”,让学生联系上学期所学《周亚夫军细柳》中“既出军门,群臣皆惊”的“惊”,对……感到惊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运用类比迁移法,“渔人甚异之”的异,对……感到奇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新旧知识巧妙关联,文言词汇的理解水到渠成。
4、理解“欲穷其林”中的“欲穷”,引导学生将其与小学所学“欲穷千里目”进行类比,明确:欲穷,想要尽力达到某种愿望 。
(二)进入桃花源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相关词汇(大屏幕出示下列重点)
1、一词多义,类比识记:
便舍船,(shě) 舍去
屋舍俨然,(shè) 房屋
2、重点词汇,推理辨识:
“初极狭,才通人”, 方法引导:因山洞“狭”,所以只能通行一人,“才”解释为,“只”。
“仿佛若有光”, 方法引导:因为“仿佛有光”,说明看不真切,若,隐隐约约。
3、(大屏幕出示下面的文本内容)学生边读边想象桃花源景观: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鼓励学生结合文下注解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源美景。
(2)让学生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桃花源诗》中的“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两句再次进行比读,结合(1)的描述,学生将进一步地感受到桃花源的“物美、人和”,为理解文章主旨打下良好的基础。
4、品读重点句子,探究文段内涵:
“复行数十步”与“复前行”类比,“复”是“又”的意思,渔人为什么坚持一路向前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阅读体验(迁移),形成认知:一定是有非常奇异的事物将渔人深深吸引住了,进而引导学生学生明确:桃源景观,美好异常,引人入胜。
(三)做客桃花源
引导学生研读文中的相关句子及重点词汇(大屏幕出示重点)
1、省略句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具答之。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同“邀”,邀请。
3、同义词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延”与前面的“要”同义, “延”,邀请。
(2)具答之。 具,详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详细
(3) 悉如外人
咸为问讯
全,都 皆叹惋
皆出酒食
举 尽 具 (拓展学习内容)
4、一词多义
(1)见渔人,乃大惊 乃,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乃,竟然
(2)武陵人捕鱼为业 (wéi)为,当作
不足为外人道也 (wèi)为,向
5、古今异义词
方法:引导学生类比探究,古今异义词大都具有一字一词的特点。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不必说;今义: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6、类比感知“渔人”在桃花源中的生活:
让学生快速查找本册第一课《社戏》的首段,找出能够表达渔人在桃源中被热情款待的一个短语。待学生找到“得到优待”,大屏幕出示:因为我在那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进一步类比迁移:鼓励学生说出“桃花源对渔人来说也是一方‘乐土’啊”,从而让学生联想到到桃源人的质朴热情好客,桃源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为理解文章主旨打下坚实的基础。
7、寻找文本隐藏的信息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皆叹惋”?(借此解答了课后习题)
引导学生回顾时代背景后明确:王朝腐败+连年混战+徭役繁重(致使)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借此鼓励学生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何要选择归隐田园?
明确:因为陶渊明对现实社会不满,憧憬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
小结:桃花源景色秀丽,让渔人流连忘返,也引发了我们的向往之情,那么世间到底有没有世外桃源呢?我们下节课再去寻找。
作业:熟读1-3自然段,预习4、5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2、学习课文4、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桃源胜景,理解作者的理想,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三)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大屏幕出示下列重点)
1、同义词
不复出焉。
不复得路。 复,再
2、一词多义
(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遂,于是,就
寻向所志,遂迷 遂,竟然
(2)寻向所志, 寻,寻找
寻病终, 寻,不久
3、古今异义
向(古义:先前的;今义:方向)
诣(古义:拜访;今义:技艺所达到的程度)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
4、判断句(方法,先出示“陈胜者,阳城人也。”)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五、情感迁移,把握主旨
渔人离开了桃花源,却“处处志之”,害怕一不小心就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可见桃花源的确是个与外界不同的美好世界。遗憾的是,当渔人带着官府人员沿路返回却没有找到(桃花源),对于这个扑朔迷离的桃花源,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1、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的有无。
答案是否定的。带领学生再次联系时代背景,明确: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诗》《桃花源记》,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2、鼓励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创造属于我们的世外桃源?
策略: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屏幕出示,学生齐读: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教师结合本地的建设发展情况激励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奋进,不惧困难,勇往直前。
教师感言:
同学们,现如今我们这座三线城市的发展振奋人心,形势一片大好,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火车的提速,高铁的筹建,让许多本已在大都市谋发展的家乡人,现在又回到我们的家乡买房,定居。今天,在中国梦的蓝图下,就让我们大胆地绘出我们的家乡梦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发愤学习,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成为西北内陆的“世外桃源”。请为我们自己加油,为我们的家乡送上最诚挚的祝福吧——(大屏幕出示)××的明天更美好!(师生齐祝愿。)
六、积累成语,背诵全文
大屏幕出示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鼓励学生继续寻找文中的另外几个成语,学生抢答,大屏幕依次出示: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借机激励学生:渔人在桃花源中得到了优待,我们在桃花源中发现了成语,这就是“双赢”!感谢陶渊明,感谢《桃花源记》,那么就让我们将它记在心里吧!鼓励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七、阅读迁移,强化所学
作业设计(一):
“朗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试着找出诗中与《桃花源记》美好意境相类似的句子。” 意在通过文本对比,实现阅读迁移,让学生明白,尽管时代不同,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借此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桃花源记》的思想内涵。
参考答案: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作业设计(二):
阅读《大道之行也》,从文中找出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内涵相关的两个句子。
参考答案:
“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