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3节测试卷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
A.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B.倒伏的水稻会自然挺立起来
C.植物向有光的方向生长
D.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2.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新昌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 )
A.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
B.水分刺激的向性运动
C.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
D.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
3.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 )
A.甲状腺激素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维生素
4.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
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 )
A.侏儒症一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C.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6.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地欢呼雀跃。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
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
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反射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
C.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D.使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8.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含量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
A.任何人的血糖含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B.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C.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起到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
9.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鹦鹉学舌属于非条件反射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
11.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13.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下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下列依据实验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C.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14.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15.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4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6.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④是 。
(2)用针刺激手,手会缩回,写出这一反射过程的神经传导途径: (只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3)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具有 的功能。
(4)如图④处损伤,其他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的实验。
实验材料:如图所示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分别标号甲、乙。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处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做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
(1)实验中去掉顶芽有无道理?为什么? 。
(2)有同学认为该同学用叶片C做研究对象是不恰当的,你认为不恰当的原因是 ,解决的方法是 。
(3)如对不当之处作了修改,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可能是 。
18.如图甲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脊髓。
(2)某同学不小心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写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若反射弧中的③已损伤,人体能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
(3)饭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发生变化。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 ,恢复正常水平。
(4)由图乙中的调节机制可知,在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 调节。
19.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锦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 性。
(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子萌发需要 。
20.最近,来自荷兰大学医学中心和欧洲营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健康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推出了一项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名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100名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甲状腺是一种 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
(2)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 。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 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4)你认为研究人员做的以上实验 (填“足”或“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1.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
饮酒量测定次数 A组不饮酒 B组饮一杯啤酒 C组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8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请分析回答:
(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 。
(3)A、B、C三组中, 组为对照组。
(4)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22.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I.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II.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23.某人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战栗,而后感觉疼痛。“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 ;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此患者的曲线是 (填“A”或“B”)。
(3)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用虚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3节测试卷
总分: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植物感应性现象无关的是......(▲)
A.含羞草受到触动时幼叶下垂
B.倒伏的水稻会自然挺立起来
C.植物向有光的方向生长
D.浸在水中的大豆种子逐渐胀大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2.新昌的南北大道用银杏做行道树,一到秋冬季节,银杏叶子会变黄掉落,为美丽新昌增添了亮色。这种现象是植物对.....(▲)
A.温度刺激的感性运动
B.水分刺激的向性运动
C.光照刺激的向性运动
D.机械刺激的感性运动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略
3.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
A.甲状腺激素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维生素
【答案】C
【解析】激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疾病。
【分析】激素的作用以及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病的原因掌握。
【详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根据小明爸爸的症状,可确诊他患有糖尿病。其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用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某患者因病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然而有一次注射胰岛素后却出现了休克。经检测,发现其血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过低,医生及时为他输液补充。上述“某种物质”应该是葡萄糖。
故选:C
4.小科在做植物茎的向性实验时,原来放置在暗箱中的直立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的弯
曲生长情况。判断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详解】由图示可知,暗箱里的幼苗没有受到单侧光的影响,但是植物的茎具有背向地性,而乙是朝着丁生长的,所以乙是接触地面的一侧,才会导致向着丁生长,所以该暗箱当初放置时最有可能接触水平地面的一侧是乙。
故选:B
5.下列疾病与引发病因不对应的是......(▲)
A.侏儒症一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
C.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巨人症-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答案】D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如下图:
内分泌腺 位置 功能 激素分泌异常症
垂体 位于大脑的下部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 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呆小症;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胰岛 散布于胰腺中 分泌胰岛素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
【分析】对于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比掌握。
【详解】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A正确;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B正确;
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C正确;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巨人症,D错误。
故选:D
6.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地欢呼雀跃。对球迷这种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这种反应过程属于反射 B.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 D.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
【答案】B
【解析】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1)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分析】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结合实际来回答。
【详解】球迷观赛时看到精彩瞬间,会激动得欢呼雀跃。球迷这种反应属于条件反射,这种反应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眼和耳是感受刺激的主要器官,骨骼肌是产生动作的效应器。
故选: B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反射
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
C.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
D.使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答案】D
【解析】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才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激素调节;在人体内,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分析】此题考查了反射、激素的缺乏症以及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要理解掌握。
【详解】A、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为应激性,A错误;
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体液的调节,B错误;
佝偻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影响人体对钙、磷的吸收而引起的,人在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侏儒症,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食用加碘的食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D正确。
故选: D
8.如图为人体内血糖含量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A.任何人的血糖含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B.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C.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起到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9.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答案】A
【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分析】熟练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详解】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
因为感受器无损伤,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脊髓的传导功能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而传出神经遭到损伤,不能传导兴奋到效应器即肌肉,所以肌肉无收缩反应。
故选:A
10.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B.缩手反射属于条件反射,鹦鹉学舌属于非条件反射
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产生的
【答案】C
【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分析】注意理解掌握神经系统的有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
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鹦鹉学舌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C正确;
针刺手感到疼痛,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11.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的部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X表示感受器
B.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
C.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详解】A、根据图中箭头可见: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A正确;
B、据图可见:图中存在两条反射弧,即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①→肌肉、X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②→内分泌腺,B正确;
C、若传出神经①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不能分泌激素,C错误;
D、据图可见: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2.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13.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下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下列依据实验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C.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
【答案】C
【解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A、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该实验无法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A错误;
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
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C正确;
D、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为变量,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D错误。故选:C
14.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耳蜗
B.完成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的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A.耳蜗内有对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故A不符合题意;
听觉是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的,因此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故B符合题意;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完整,具有有效刺激,才能产生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后作出相应的反应,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相应的肌肉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4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及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详解】受单侧光影响,使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增高,因此题中的 a、b、c、d 中的 a 中生长素浓度最高,b中生长素浓度最低,c、d尽管有单侧光照,但因为旋转,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甲向右弯曲程度最大。A正确。
故选: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6.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 ▲ ,④是 ▲ 。
(2)用针刺激手,手会缩回,写出这一反射过程的神经传导途径: ▲ (只用标号和箭头表示)。
(3)手受到针刺后,会在大脑皮层形成痛觉,说明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具有 ▲ 的功能。
(4)如图④处损伤,其他部位正常,当①受到刺激时,人的表现是 ▲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答案】(1)感受器 传出神经
(2)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3)传导 (4)B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②效应器。
【分析】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详解】(1)识图可知,图中①表示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
(2)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为: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3)当手受到针的刺激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说明脊髓除了充当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以外还具有传导功能。
(4)若某人④处已断,用针刺①处,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③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但是反射弧不完整,因此无反射活动。
故答案为:(1)感受器;传出神经
(2)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3)传导 (4)B
1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验证“生长素能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的实验。
实验材料:如图所示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去除顶芽(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分别标号甲、乙。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C,在叶柄断口处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做处理。
③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C的情况。
(1)实验中去掉顶芽有无道理?为什么? ▲ 。
(2)有同学认为该同学用叶片C做研究对象是不恰当的,你认为不恰当的原因是 ▲ ,解决的方法是 ▲ 。
(3)如对不当之处作了修改,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可能是 ▲ 。
【答案】(1)有,避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2)叶片A、B产生的生长素会影响叶片C 选叶片A作研究对象
(3)甲盆叶柄A脱落,乙盆叶柄不脱落
【解析】【分析】【详解】略
18.如图甲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 和脊髓。
(2)某同学不小心被仙人掌的刺扎了一下,产生了缩手反射,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写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 。
若反射弧中的③已损伤,人体能不能完成缩手反射? ▲ 。
(3)饭后人体的血糖浓度会发生变化。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 ▲ ,恢复正常水平。
(4)由图乙中的调节机制可知,在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 ▲ 调节。
【答案】(1)神经元 脑; (2)①→③→⑤→④→② 不能; (3)降低; (4)激素
【解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甲中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②效应器。
【分析】明确神经系统中的脑、脊髓和反射弧的结构功能即能正确答题。
【详解】(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可概括为: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③→⑤→④→②,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当听到语言提醒“小心刺”时,传入神经是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与图中的③传入神经无关,所以能发生缩手反射。
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
据图可见:血糖平衡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故答案为:(1)神经元 脑; (2)①→③→⑤→④→② 不能; (3)降低; (4)激素
19.在一个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锦花之间(如图)。将玻璃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数天,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
(1)该实验可以探究植物根的 ▲ 性。
(2)放置湿棉花是考虑到种子萌发需要 ▲ 。
【答案】(1)向地 (2)适量的水
【解析】此实验是研究植物的向性,植物的向性包括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种子萌发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是:根垂直向地下生长,芽改变方向背地生长,结论是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芽具有背地性(或具有向光性)。
【分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目的。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实验证明了芽与根生长的方向,得出植物的向性,根具有向地性,芽具有向光性。实验中放置湿棉花是为了满足种子萌发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故答案为:(1)向地 (2)适量的水
20.最近,来自荷兰大学医学中心和欧洲营养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健康研究所的同事合作,推出了一项新的理论。他们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可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对200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0名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100名健康状况良好。后一组参与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他们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测试,发现100名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偏低,而另100名对照组却没有此种现象。
(1)甲状腺是一种 ▲ 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 ▲ 。
(2)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 ▲ 。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 ▲ 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
(4)你认为研究人员做的以上实验 ▲ (填“足”或“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
【答案】(1)内 呆小症; (2)大 胰岛; (3)反射; (4)不足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据此解答。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作用。
【详解】(1)甲状腺是一种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患呆小症。
激素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它的特点是分泌量极微,其调节作用大。除了甲状腺能分泌激素外,还有一些腺体也在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胰岛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浓度。
(3)人体生命活动除了受激素调节之外,最主要的是受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4)上述实验只研究了甲状腺激素,过于片面,因此研究人员做的以上文中的实验不足以说明甲状腺激素偏低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
故答案为:(1)内 呆小症; (2)大 胰岛; (3)反射; (4)不足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1.当前,我国正大力构建和谐社会,“醉驾入刑”已得到广泛认识,它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
饮酒量测定次数 A组不饮酒 B组饮一杯啤酒 C组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8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请分析回答:
(1)爸爸看到林子松开直尺,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完成这类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 。
(2)对每组三次实验结果应如何处理? ▲ 。
(3)A、B、C三组中, ▲ 组为对照组。
(4)从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 ,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答案】(1)反射弧 (2)取平均值 (3)A (4)大
【解析】【分析】【详解】(1)反射是指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反射的概念,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参加,含羞草、花草不具神经系统,都属于应激性,身体有炎症时,白细胞会聚集到伤口周围吞噬病菌没有神经系统参与,是生理现象,所以都不属于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是在非条件性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完成此反射必须要以反射弧为结构基础。
(2)林子对爸爸喝不同酒量时都进行了三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实验误差太大,具有偶然性。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测量的对象和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用饮酒量作横坐标,测量平均值分别作纵坐标分别画出A、B、C三个直方图,如图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饮酒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A、B、C三组中,A组为对照组。
(4)从绘好的条形图可以发现: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即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取平均值 (3)A (4)大
22.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I.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的体长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加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a.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
b.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
II.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 (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加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答案】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
【解析】(1)探究实验的原则: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
(2)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
【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以及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
【详解】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这样甲与乙形成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实验中有明显的错误: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实验设计: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长激素,丁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据柱状图可见:n4>n1+n3-n2,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故答案为: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是否有促进作用? 应该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n4>n1+n3-n2
23.某人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就一直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分析并回答问题:
甲
(1)此患者在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战栗,而后感觉疼痛。“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 ▲ ;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 ▲ 功能。
(2)图乙为此患者(未注射胰岛素)和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此患者的曲线是 ▲ (填“A”或“B”)。
(3)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小时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用虚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答案】(1)⑤→④→③→②→① 传导 (2)A
(3)如图
【解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如图:
如图所示:①效应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入神经、⑤感受器。
【分析】熟记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熟练掌握分清各种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症,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栗,而后感觉到疼痛。“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图甲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完成此反射活动的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此患者后来感觉到疼痛,这一现象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
(2)血糖的正常浓度为1.0/gL-1,A曲线表示的血糖含量,在餐前、餐后血糖浓度都远高于正常值,因此,B曲线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A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未注射胰岛素时的表示曲线。
(3)B曲线正常人摄入葡萄糖溶液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A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未注射胰岛素时的表示曲线。如果在此患者摄入葡萄糖溶液1h后,给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其血糖浓度会下降到正常状态,因此在图中绘出其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 ⑤→④→③→②→① 传导; (2)A
(3)如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