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小印第安人》教案
一、教学理念:面向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歌唱、律动、创编等不同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了解印第安人的习俗,体验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
二、教学内容: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do、mi、sol”三个音的手号与相对音高概念。
2、能背唱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3、能用简易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并随音乐做唱游活动。
四、教学分析:
《十个小印第安人》是一首美国儿歌,G大调,4/4拍。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为a+b+a+b1。歌曲旋律简单,全曲用“x xx”节奏型做贯穿,旋律通俗易唱。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动。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将他们带入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增强他们对四拍子强弱韵律的感受。
五、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并进行唱游活动。
七、教学课时:第1课时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钢琴
九、教学过程:
(一)常规
1、问好。(设计意图:提示学生调整气息,注意自然的发声状态)
2、复习1、3、5音高、手号。
(设计意图:复习和巩固“do、mi、sol”三个音的手号与相对音高概念)
(二)导入
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之旅。今天刘老师带你们去看美洲最古老的居民——印第安人。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印第安人的风俗吧。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道德高尚、热情好客而且英勇善战。印第安人衣着装非常简单,甚至不穿衣服。他们喜欢把自己的身体涂成五颜六色。还喜欢用羽毛做头饰,羽毛越多说明地位越高,越受人尊重。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小视频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简单的介绍,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印第安人的习俗。)
(三)学唱歌曲
1、同学们,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印第安小朋友不但准备了很多丰富的礼物,还精心准备了一台舞会。请同学们认真听,有几个印第安小朋友参加舞会了呢?他们是按怎样的顺序进场的?又是按怎样的顺序退场的呢?他们是按顺序一个一个的出场,然后再一个一个的挥手和我们说再见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逐渐养成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并由此引出歌曲的歌词。)
2、有节奏读歌词(熟悉歌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美国儿歌《十个小印第安人》,请同学们先跟老师把歌词读一次。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刘老师想请你们自己单独再来读一次。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歌词,提醒学生在读歌词时注意跳音和连音不同的读法,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3、默唱
同学们能把歌词背出来吗?让我们跟随着音乐来试试吧。请同学们跟着音乐默唱,并尝试背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默唱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旋律,巩固歌词。)
4、跟歌曲轻声歌唱
请同学们歌曲轻声歌唱,找出你觉得比较难还不会唱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次完整的有声音的演唱歌曲,找出不会唱的进行解决。)
5、师生跟随钢琴伴奏接龙唱。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学唱的效果。)
6、调整歌曲没唱好的乐句,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同学们想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乐的、活泼的。非常好!所以我们在唱小印第安人出场和退场顺序的时候要用活泼的、弹跳的声音来演唱。同学们想想,为什么“小印第安人”和“印第安小朋友”刘老师要用连贯的声音来歌唱呢?它又表现了印第安人怎样的品质呢?道德高尚、热情好客、淳朴。
接下来请同学跟着伴奏再来演唱一次《十个小印第安人》,请你们把印第安小朋友的活泼和淳朴在歌声中表现出来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让学生觉得歌曲顿音和连音的处理是为了更全面的表现印第安人。)
7、创编动作
刘老师想请你们为印第安小朋友的出场和退场各创编一个帅气的动作或者是造型。
请你为印第安小朋友的舞会出场设计一个动作。请你为印第安小朋友的舞会退场设计一个动作。你创编的非常棒,大家一起来跟他学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为歌曲创编唱游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为下一个唱游环节做好准备。)
(四)唱游
现在我宣布,中印小朋友大联欢舞会正式开始。所有的同学们今天都是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和评论家。首先刘老师要请10位印第安小朋友上来为我们展示他们的律动和舞蹈,请中国的小朋友为他们进行伴奏并歌唱,并结束后对他们进行点评,谁的动作帅气,谁的节奏准确。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歌唱、舞蹈、律动、等形式体验音乐的美。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力。)
(五)小结、拓展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儿歌吗?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十个小印第安人》英文版视频,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欣赏《十个小印第安人》)
十、教学反思:
歌唱部分学生基本能用断音和连音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演唱,但老师后面如果能把这两种演唱方法再强调一下应该会更好。
学生的唱游部分有点乱,老师请同学第一次唱游时把唱游的流程讲的不够清楚,导致第一次唱游效率不高。第二次唱游学生的进步较大,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和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和律动,在学生他评和自评后如果能进行第三次唱游活动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但由于时间原因,只能放在第二课时里进行复习和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