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树》
【教材】 人教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授课人】 阜阳一中 朱群霞
【教学设计】
一.目标
1. 合作探究,梳理文本,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 引起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培养学生对东方文化的喜爱之情。
3. 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进一步认识散文的“疏与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 通过作品的解读,进一步认识散文的“疏与密”。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案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呈现两张树的图片:你认识它是什么树吗?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呢? 因为和我们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树成了我们关注的对象。那么哪些树能成为林耀德先生关注的对象呢?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到哪几种树?重点写了哪几种?
三)再读文本:
1. 文中重点提到的这些树在哪些方面有何不同?
树名 哪些方面 菩提树 圣诞树 棕榈树
生长地点
外在形象
精神品格
象征意义
生命态度
2. 作者对这些树有怎样的态度?
3. 中国的桑树和松树代表了怎样的文化和生命态度?
四)小结:读树即读人。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五种树,也呈现了五种不一样的生命状态。作者表达了对树不一样的或褒或贬的态度,也是表达他对生命持有的态度。感谢林耀德先生的一树精彩!然而,林先生这篇文章的精彩,并不仅仅在内容上,在写法上也精彩纷呈,尤其是散文“疏与密”的设计上。
五)探究分析:
请根据单元小结中对“疏与密”的解释,分析本文中的疏密设计。
六)作业: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树,它不一定代表着某种文化,但也跟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以“我的树”为题,写一篇散文,注意疏密安排。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