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纪元》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新纪元》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1 15: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纪元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目标
1.积累词语,如:发轫、执著、庶民、制裁、蹂躏、谄媚、鬼祟、契约、虐待、仲裁、曙光、纪念、匿迹销声、差强人意。
2.辨析“差强人意”
3.以第六段“从前”“从今以后”为标志词,梳理内容。
(二)思维目标
梳理文章思路,理解作者为新纪元欢呼的原因:
1.新纪元有不同于以往“新年”的意义(理);
2.作者的责任担当和革命情怀(情)。
(三)文化目标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感受作者对民族危难的责任担当,感受革命情怀。
(四)审美目标
1.欣赏作者书法。
2.从理与情的角度评析对于春节、元旦、圣诞节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
1.词语积累
2.梳理理与情的思路
3.从理与情的角度评析对于春节、元旦、圣诞节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朗读,练笔
2.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今天,我们学习李大钊先生的《新纪元》,明确学习任务。
(二)字词积累
1.示例:
发轫 执著 庶民 制裁 蹂躏 谄媚 鬼祟 契约 虐待 仲裁 曙光 纪念
匿迹销声 差强人意
2.讲解:
发轫 执着(执著) 鬼祟 纪念(记念) 匿迹销声(销声匿迹) 差强人意
3.用例辨析:
随着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高效便捷的列车、干净整洁的环境,让地铁出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给大家繁忙的生活带来便利。然而有些人的行为却差强人意,与这种和谐场景格格不入,这其中最常见的当属逃票。——2018年5月31日《天津日报》第22版
(辨析:差,稍微。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用例恰好将语意用反。)
(三)析文剖理
核心问题:李大钊先生认为新纪元比传统春节好的原因探究。
1.齐读1-5段,梳理原因。
先请学生分析原因。
教师引导:新纪元有新的内涵,能够带来一些变化。
2.齐读第6段,梳理新纪元带来的新变化。
先请不同学生学生逐一查找分析。
在学生分析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抓住“从前”“从今以后”的标志词
教师引导:
新纪元前(“从前”) 新纪元后(“从今以后”)
天演论盛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 互助、友爱
马尔查士学说盛行,战争、不平等根源 衣食足用
贵族欺凌庶民 不再有“强盗”
资本联合 打破国界 支配世界 劳工合理结合 打破资本
秘密外交 吞并虐待小民族 民族自决世界联邦
否定 肯定
(四)由理入情
1.知人
(1)基本情况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
(2)经济情况
资料一: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时工资120至140块大洋,后来他任教授又涨到200块,再加上他在别的大学兼课,每月收入至少在250块至300块大洋。
资料二:民国县长工资,20圆。
资料三: 1920年左右,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圆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民国教授们的经济生活》
2.论世
展示山东问题、章宗祥签字、《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资料图片。
山东问题 章宗祥签字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担当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五)精神传承
1.李大钊手书条幅
展示李大钊纪念馆中李大钊先生手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条幅。
2.余光中观点
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与头脑,笔下才能兼顾感性与知性,才能“软硬兼施”。——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3.情怀文字赏析
作者思想境界崇高开阔,情怀意绪诉诸笔端,人格本性自然显露,因此文章有情感有哲理,有境界有胸怀:
例:“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请学生分析几例。
(六)随堂练笔
说到“过年”,你更喜欢“洋气”的元旦、圣诞节,还是传统的春节?请为此写一情理兼容的文字,阐明原因。
随堂展示几份练笔,并点评。(两份)
(七)作业与结语
1.巩固字词
2.写完练笔
结语: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先生的国家情怀,学习他为国为民去抗争、去奋斗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