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之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之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1 17: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二)
格式参考
蛋破壳
教学目标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常用方法;
01
掌握从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中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02
运用所学方法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规范答题。
03
全国卷近几年小说真题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水(节选)》鲁迅,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小步舞》(法)莫泊桑,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考查的三个角度及题型
考题分析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1) 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人物描写)。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提问方式】
解题方法
塑造人物的手法
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心理、细节描写等
他人描述、衬托、对比、环境描写、情节推动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解题方法
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心理描写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题方法
细节描写。细节是构成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料。细节描写就是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描绘。好的细节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突出人物的性格。②充实故事情节。 ③营造典型环境,渲染时代气氛。
答题技巧
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明)
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阐)
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对人物作用+对情节作用+对环境作用+对主题作用)(析)
思路清,求规范:
肖像 神态 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术语积累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实战演练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
理水
鲁迅
实战演练
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
实战演练
“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 ‘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
实战演练
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有删改)
实战演练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
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参考答案】
分析感悟
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对典型的描写文字检索不全,或对检索到的文字加工提炼不准确,就会出现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的失误。如本题,容易遗漏对孙少安的动作描写;也可能会答上不典型的神态描写。
只答手法,缺少分析,或分析啰嗦。再如本题,分析时,很可能出现简单罗列原文描写文字的情况,不是自己的加工成果。 
【易错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