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之小说阅读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之小说阅读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1 17: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小说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
“三步”读法
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
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身份、地位、职业、生活、性格)
2
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3
小说的出题类型
人物形象概括题
1
人物形象作用题
2
标题类题型
3
结尾的分类
4
结尾的作用
5
人物形象概括题
人物形象概括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心理、情感的概括归纳能力,解题思路:
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1
人物形象概括题
人物形象概括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心理、情感的概括归纳能力,解题思路:
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借助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来认识人物性格。
注意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中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1
人物形象概括题
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或: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某某的形象。)
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1
提问形式主要有:
人物形象概括题
答题格式是每概括出一个特点,就分析出一个特点,即:
个性特征A+分析;
个性特征B+分析;
个性特征C+分析。
1
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
人物形象概括题
棋艺高超。师傅棋艺精进,少年成名。受到先皇和当今皇帝的礼遇以及皇上来师傅家认错、戒棋等情节可以看出。
精于人情世故。与皇上下棋,自己处处让着皇帝,指导弟子不可得意忘形,抛弃人臣之礼。
关心弟子。尚高下棋战胜皇帝,师傅让他逃走。并教导弟子棋品人品的关系及为人处世的技巧。

小说中“师傅”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人物形象作用题
2
文中某某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提问形式主要有:
人物形象作用题
2
这类题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来看,即对其他形象塑造的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从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来看,即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从与文章主题的关系来看,即对文章主题表现的作用:揭示、突出主题。
人物形象作用题
2
人物形象分类:
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
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
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主人公
次要人物
线索人物
标题类题型
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3
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结尾的分类
答题角度为:
4
小说的结局如果如果出人意料(欧亨利式结尾)
内容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结尾的分类
答题角度为:
4
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伤感的悲剧
主题上。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表现人物性格。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结尾的分类
答题角度为:
4
小说的结局如果是令人喜悦的大团圆
表达效果上。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阅读者的情感体验。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主题上。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结尾的分类
答题角度为:
4
小说的结局如果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引人深思,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结尾的作用
答题角度为:
5
表现手法上。与前文伏笔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与前文形成对比,升华主题,发人深思;
主旨上。深化(升华)主旨,含蓄点明主旨,揭示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塑造上。表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质、经历、命运、能力、成绩。
故事情节上。小说的结尾照应了标题和开头,使小说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合情合理;
结尾的作用
情节结构上。棋里棋外一语双关,照应标题,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意蕴丰富。
人物形象上。既表达了师傅自己的歉疚之情,同时也是对皇上圣明的高度赞扬。
表现主题上。卒章显志,突出了皇帝爱民如子的爱心和智慧的主题。
棋品如人品,棋里棋外,引起读者深思,回味悠长。
(以上四点任选三点即可,每点2分)

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