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回扣教材精品题——必修3 第二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回扣教材精品题——必修3 第二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10 21:3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回扣教材精品题——必修3 第二单元
基础回顾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g) 纶巾(lún) 收敛(liǎn)
B.吮血(shǔn) 管弦(xián) 乍破(zhà) 贾人(jiǎ)
C.幽咽(yè) 钿头(diàn) 收拨(bō) 霓裳(shāng)
D.裂帛(bó) 银篦(bì) 暂歇(zàn) 省识(xǐng)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sè) 一弦(xuán) 望帝(dì)
B.晓柝(tuò) 驻马(zhù) 未卜(bo)
C.马嵬(guǐ) 徒闻(tú) 报晓(xiǎo)
D.惘然(wǎng) 沧海(cāng) 日暖(nuǎn)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qiáo) 六幺(yāo) 慢捻(niǎn)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转徙(xǐ)
C.虾蟆陵(há) 嘈杂(cāo) 钿头(diàn) 幽咽(yè)
D.江浸月(jìn) 呕哑(yǎ) 嘲哳(zhé) 裂帛(bó)
4.趣填诗句。
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
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__________’。”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凋伤 逶迤 悲怆 漂泊
B.催促 箫瑟 霜鬓 苍凉
C.文藻 沟壑 排遣 沉郁
D.慨叹 朔漠 渲染 落魄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曲罢悯然 钿头银篦 连篇累椟 汗流浃背
B.转徙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眩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涯海角 幽咽泉流 口诵心惟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返复无常 春寒料峭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潦倒 勾连 扶膺 群山万壑
B.俄眉 咨嗟 青冢 雄飞雌从
C.恬然 阑干 晓筹 沧海桑田
D.艰难 迁谪 漂沦 门参历井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秋月春风等闲度 (随随便便) B.艰难苦恨繁霜鬓 (极其痛恨)
C.侧身西望长咨嗟 (叹息) D.可以横绝峨眉巅 (飞越)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1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下) B.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C.却坐促弦弦转急 (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 (预料)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②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 ____ 民情。
③处于青春期的你我脸上都会长青春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____青春痘呢?
A.曲解  体恤  祛除      
B.曲解  体察  驱除
C.误解  体察  祛除      
D.误解  体恤  驱除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耳濡目染,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4.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1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 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1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守关的将领有的不是(自己的)亲信,因此变成叛乱者。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梦蝴蝶一样,我曾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爱心托给杜鹃。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这令人悲伤的秋天,我常常离家万里,抱着晚年多病的身体独自登上高台。
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20.名句默写。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
(7)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9) 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10)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独留青冢向黄昏。
(12)__________________,环佩空归月夜魂。
(13)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14)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15)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17)_____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水下难。
(18)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嫁作商人妇。
(20)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21)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
(2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24)天意怜幽草,__________________。
(25)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拓展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5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 ①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21.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赠柳
李商隐
章台①从掩映,郢②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③扑酒旗。
[注]①章台: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街多柳树,唐时称为“ 章台柳”。②郢:战国时楚国建都于郢,即今湖北江陵。③青楼:古代歌舞宴饮之地。
23.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_____”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
24.怎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25.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6~30题。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 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 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太宗以为然。十七年,太宗问遂良曰:“ 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余人。食器之间,苦谏何也?”遂良对曰:“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以为然。
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将入,遂良谓无忌等曰:“上意欲废中宫,必议其事,遂良今欲陈谏,众意如何?”无忌曰:“ 明公必须极言,无忌请继焉。”及入,高宗难于发言,再三顾谓无忌曰:“ 莫大之罪,绝嗣为甚。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 还陛下此笏。”乃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 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翌日,帝谓李绩曰:“册立武昭仪之事,遂良固执不从。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绩对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选自《旧唐书》)
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 工:擅长。
B.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渐:渐渐。
C.皇后自此未闻有愆 愆:过失。
D.不合问外人 合:应该。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食器之间,苦谏何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召……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
敛赀财以送其行
D.帝乃立昭仪为皇后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2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遂良“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②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③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④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
⑤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 ⑥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2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兼管皇帝起居事务。太宗想看他记载的内容,他说无此先例,并告诉太宗,他一定会坚守职分,秉笔直书。
B.太宗问褚遂良,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人苦谏舜帝制造漆器和禹帝雕饰俎器,褚遂良认为那是他们过分地讲究,开奢侈浪费之风,是危险的开始。诤臣必须在刚开始露出奢侈的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
C.高宗以皇后王氏无子,昭仪武氏有子为由,想废除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褚遂良则认为,皇后王氏出自名门,又没有违背妇德,况且先帝临终托付,因此他坚决反对废后,并把上朝用的手板还给皇帝。
D.褚遂良博览群书,擅长隶书,并被父辈的朋友看重,很快升迁为谏议大夫,他前后进谏数十次,多被采纳。晚年,因得罪太宗而一贬再贬。
3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太宗以为然。
译文:
(2)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
译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31~34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31.品味文中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2.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此”指代: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此”指代:
33. (原创题)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
(1)
(2)
(3)
34. (原创题)结合文意探究: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四、阅读下文,完成35~37题。
任盈盈演奏《笑傲江湖曲》
金 庸
令狐冲又惊又喜,依稀记得便是那天晚上所听到、曲洋所奏的琴韵。
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令狐冲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婆婆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曲洋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王元霸、岳不群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易师爷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
(摘自《笑傲江湖》)
35. (原创题)有人说“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中的“遥”与“外”应该交换位置,这种看法对吗?
36.第2段最后一个长句子的意境,与《琵琶行》中哪4个诗句描写的情景相似?
3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说“这位婆婆所奏,和曲洋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是因为演奏者的思想性格,情感经历迥异。
B.第2段描摹箫声,具体生动地反映了一年四季自然景物变化的情景。
C.第3段描写音乐主要采用侧面烘托和通感的修辞方法。
D.文中写王元霸、岳不群、易师爷等都不懂音律,但却听得心驰神醉,丧魂落魄,这样描写有点儿自相矛盾。
E.《笑傲江湖曲》是小说《笑傲江湖》的主题曲,所以曲调既粗旷又细腻,既豪放又典雅。
写作提升
38.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文学趣闻
李白轶事两则
(一)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二)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李白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宰相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
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畜生”暗指杨国忠,与上联对得很正。
杨国忠想占便宜,反而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回扣教材精品题 参考答案
必修3 第二单元
基础回顾
1. D 2. D 3. A
4.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B 6. C 7. C
8.B(极其遗憾)
9.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
10.A (徒、空)
11.C(运用搭配法和括词造句法选用词语,比较好。如:共商国是/国事访问;况且……还/“何况”可用于反问,“况且”不能;荣誉称号/名誉侵权。)
12.C(“曲解”多指故意地歪曲地解释,“误解”则指错误地理解;“体察”乃亲身考察,“体恤”为设身处地地给予同情和关怀;“驱除”一般指赶走,“祛除”指除去病患、某种心理状态或邪祟等。)
13.D(D项望文生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14.B(A.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不能用来直接形容人。C.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感彩不对。D.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15.A (句号应放在后引号之内。)
16.A(B “海内外”与“国家、地区和国内”有重复且语意不清,删“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C项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主持”后加“的工作”,“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缺主语,可在前面加上“这些工作”之类的主语;D项不合逻辑,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17.C (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问题……改善”搭配不当,“比赛”前缺谓语,添加“致使”;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
18.B (“有的”改为“倘若”;“因此”改为“就会”。)
19.A (“贺知章”为“杜甫”;“白居易”为“贺知章”。)
20.(1)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2)侧身西望长咨嗟(3)可以横绝峨眉巅(4)猿猱欲度愁攀援(5)连峰去天不盈尺(6)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7)渚清沙白鸟飞回(8)无边落木萧萧下(9)江间波浪兼天涌(10)孤舟一系故园心(11)一去紫台连朔漠(12)画图省识春风面(13)出师未捷身先死(14)犹抱琵琶半遮面(15)此时无声胜有声(16)同是天涯沦落人(17)间关莺语花底滑(18)江州司马青衫湿(19)人前冷落鞍马稀(20)银瓶乍破水浆迸(21)呕哑嘲哳难为听(22)蓝田日暖玉生烟(23)相见时难别亦难(24)人间重晚晴(25)心有灵犀一点通
阅读拓展
21.“灯前”“灯残”“灭灯”,写出了一个过程:由“ 读诗”,到“ 诗尽”,直到“ 暗坐”,表达的情谊是真挚的,而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与苍凉。
22.诗的末句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作者描绘了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 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
23.留;柳。
24.柳花怒放,像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25.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也反映了作者重情惜别的情怀。
26.B 27.C 28.C 29.D
30.(1)“即使褚遂良不记,天下百姓也会记下来的。”太宗认为这话说得对。(2)褚遂良是受到先帝临终重托的大臣,这个事情如果不行,应当暂且停下来。
31.(1)“根”指故乡。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2)丧失人格,贬低自己,巴结权贵,侍奉权贵。(3)李白通过自己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运用手中的笔,将大唐山水都赋予了神奇的内涵,使大唐的诗歌独树一帜,让人感动,让人神往。
32.(1)在地广人稀的西域中漂泊的李白家族。(2)具有开朗雍容气势的大唐。
33.(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或“重友情”)(3)藐视权贵
34.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 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
35.可以有“对”与“不对”两种意见。认为应该交换位置的:“数里”比“数十丈”遥远;认为不必交换位置的:这里的“遥”,即指相对地“远”,与下文的“外”同义。
36.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7.B D(B项只是概括地反映,并非“具体”;D项,音乐是最为通用的“语言”,即使不懂音律,只要倾心相听,照样会被感动。)
写作提升
38. 【思路点拨】这样的作文题目应该有很多内容可写,有很多角度可选。从内容上看,“包容”有包含、容纳之意,涉及到人的品德修养,题意不难理解。既可正面立意,也可反面立意。从角度来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疙瘩。人与人相处,各人性格、兴趣爱好也不会一样。面对此情此景怎么办?要学会包容。有容乃大。与人为善。求同存异、君子和而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冤家宜解不宜结。学会化干戈为玉帛。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要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我们可以从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入手,回忆一些现象,然后选择某一桩事例,作为话题,切入分析,剖析包容的好处,并进一步指出能够做到包容是一个人有道德有修养的表现。当然,也可作正反论述。如果面对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就耿耿于怀,睚眦必报,甚至剑拔弩张,后果又将会如何呢?当然,也可以写有关“包容”的记叙文,这样的文章,就要选择一些在常人看来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来突出所记人物的优秀的品德和修养,使人读后产生“心向往之”的印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