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三课时(总结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总结掌握小说化传记的基本文体特点。
提取重要细节、情节,感受小说化传记刻画的达尔文鲜明性格,理解叙事体现出传主精神品格。
以“恐惧”和“勇气”为关键词,以达尔文为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品读细节,探究情节,体悟达尔文“温和”的性格,在科学发现中承受的“恐惧”。
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恐惧”与“勇气”的辩证关系,丰富学生思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探究“华莱斯发表物种起源论文的逼迫”情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提问 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预热:播放CCTV1《朗读者》第八期“勇气”片头
环节一:小说化传记——细节
请学生补填被删除的细节,并说说细节表现的达尔文性格。
1.他躺在船尾的帆布吊床上, 他父亲 的饼干和无核葡萄干。
2.查理正蜷缩在书房中的那把舒适椅子里 。
3. ,查理深深地陷进他的座椅,把它当做暴风雨中的一个藏身洞。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引导、总结。
达尔文是一个“友善的,不与人争论的、随和的小伙子”,“人缘很好,他天生不喜欢和人冲突”,“他甚至没有参加过运动竞赛……”
环节二:小说化传记——情节
请学生探究传记两段情节,说说达尔文的精神品质。
探究:菲茨罗伊船长的“布道”?
华莱斯提前发表理论的逼迫?
提示:电影《造化弄人》“水疗”片段震撼人心:达尔文站在高高冲下的水柱里,双臂张开,头颅低垂,极易让人想起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而水疗师的一句台词更触及灵魂:你有信仰吗,达尔文先生?如果没有信仰,世界上所有的水都无法治愈你!
朋友敬佩地说:你杀死了上帝;妻子担忧地说:你在与上帝作对;小女儿安妮因为相信父亲的科学,被教士罚跪……当他面对老船长愤然离去永不回来的背影,他害怕的仅仅是外在的宗教力量吗?离他而去的又何止是老船长?亲情、友情、还有他紧紧依靠的社会,更要紧的是自己的信仰!当他一个人走在那么远的黑夜里,当信仰的光芒渐渐暗淡,达尔文承受的何止是害怕?尼采说上帝死了,希特勒以种族优劣实施种族灭绝,达尔文的害怕延续在西方历史的深处。
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达尔文收到华莱士那封厚厚的来信,读到华莱士题为“论变种无限偏离其原始模式的倾向”的文章时,让他觉得被残酷的命运出卖了。我们觉得达尔文胆小懦弱,一直拖延着不敢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想等到死后再发表,他畏惧宗教的严酷压力。他让华莱士先发表也不仅仅因为他的正直,还源于他对宗教势力的妥协。送出论文之前,他踌躇了一个小时;送出论文之后,他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漫长的日日夜夜……这些细节都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恐惧”的印象。
环节三:小说化传记——人物
精读最后一节,写几组“但”字句表现达尔文的精神品质。
展示:
预设:
有时他的信念处于自卑的状态,有时却又相信自己的天才。
他公开宣称,他的书将获得成功并被普遍接受,跟着却又认为他的书一定会遭到失败。
(转折只能表现达尔文矛盾挣扎的内心状态)
他是一个病人,可是,他紧张地全神贯注于写作、研究、计划,常常不到一个月就在以前从未研究过的技术领域相继组织好和记下来一章长而详细的内容。
(转折表现达尔文坚忍不屈的精神品质)
比较:
他急于得到同时代的人和同等地位的人的承认,然而,他探索的非正规的、激进的、难于相信和理解的问题非常肯定会被他们大肆地责骂。
他感谢人们的支持和表扬,也因为人们的否定而深感绝望,然而,他自己追求的并不是这些,只是前所未有的知识而已。
(不同的转折表现达尔文不同的精神品质,一边是恐惧,一边是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的科学发现的勇气和热情)
环节四:小说化传记——思想
用“恐惧”和“勇气”写一句话。
示例:用苦难铸成欢乐。(《贝多芬传》)
苦难本身并不带来欢乐,“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达尔文抓住了上帝的头发,用自己的力量战胜自己的苦难,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人的高尚与伟大。
预设:用恐惧磨砺勇气
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战胜恐惧;勇者不是感觉不到害怕的人,而是克服自身恐惧的人。
总结:“恐惧”与“勇气”不是对立的关系,不仅仅是用勇气战胜恐惧,恐惧本身也是勇气的源泉。
课后作业:
请回顾学过的传记,或以课外阅读的材料为素材,挑选两个相反相对的关键词组成句子,揭示其中的辩证关系。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