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普高 2021 级年段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只要……就”说法太绝对。
2.B. 解析:“旨在表明我国现阶段文学研究的现状——不深透,功夫不够”错误,作者
提出一系列问题,是提供了一系列怎样走进普通读者的渠道,最终目的是鼓励文学研究者走
进普通读者,让文学研究豁然开朗、别有天地。
3.B. 解析:A.项,根据文章第二段文意,不能得出“所以文学研究聚焦于作家作品是很有
必要的”结论。强加因果;C项,“取得累累硕果”无中生有;D项不能得出“这样文学研
究才能接通“地气””的结论,而且“需打开束缚创作灵感的“绳扣””不是“要激活被
“学院派”禁锢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成立的条件。
4.D. 解析:A选项“导致科技成果无法形成现实生产力”错,原文为“大量科技成果没有
形成现实生产力”。B选项“满足了市场高价值鱼类的需求”因果颠倒。C选项“正大制药
让海洋寡糖的产值提升了 200万元”错,原文为“聚大洋和管华诗院士团队合作研发海洋寡
糖,原料产值可从每吨 10万元跃升至 200万元”。
5. B. 解析:“国信一号”下水和我国传统的船舶海工制造向深远海、极地海域发展没有因
果关系。
6.①国家(西海岸新区政府)政策的支持。为促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西海岸新区
政府不仅给予政策红利和专项资金支持,还构建、推出了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部署。在政策
支持下,龙头企业引领西海岸经济高效发展。②科技助力。高效的体制和新的机制的形成,
提升了科创能力,使其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都为
西海岸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③生态修复。海洋牧场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不仅改变了
西海岸新区海岸线的生态环境,也改变了海域生态,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湿地公园。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7.C . 解析:“通感”的修辞手法错误
8.①语言美。文章语言行云流水,清新自然,句式灵活多变,节奏舒缓。比喻、拟人等多种
手法的运用,一些极具表现力的词汇的点染,增加了语言的魅力,让文章潜藏着诗意之美。
(2分)
②意境美。文章摹物绘态,极具画面感,“积雪消融,麦生新芽”、 “秸秆竖立,穗尖初
现”、“阳光着色,麦浪翻滚”等,一幅幅时序图景,营造了美好、温馨、和谐的意境。
(2分)
③情韵美。作者笔下多种自然之物透着人的情味,氤氲着浓浓的爱的氛围,生命浸润着生命,
物催生着物,生命之美令人喜爱,生命之力让人赞颂。浓情至理让人陶醉。(2分)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
9.答:①“麦粒金”,“金”指金黄的颜色,意思是“金黄的麦粒”。(1分)②“金”有
“贵重”“金贵”的含义,成熟的果实来之不易,分量极重。(2分)③金贵的麦粒背后是
时序的酝酿,是多种自然力量的呵护、浸润、锻造,是农人勤劳的劳作(1分),所以“麦
粒金”蕴含了作者对生命成长的喝彩,对自然伟力的赞美(孕育生命),又有人生哲理意味,
给人以启迪。
(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
10.C. 解析: A项第一个“置”意义是“购买,购置”,第二句中的“置”意义是“留
下”;B项第一个“遗”的意义是“留下,留给”,第二个“遗”意义是“赠送”;C项中
“彰”都译为“彰显”;D项第一句中“敝”是“破旧”意,第二句中“敝”是“损害”。
故选 C。
11.A. 解析:此句句意是:世上那些高居三公之位,享受万锺俸禄的人,他们官邸的宏伟
富丽,车马的华丽,歌女舞伎的众多,妻妾儿女生活的富裕,只限於一己的享受罢了。可利
用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判断是“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故选 A。
12.C. 解析:“最后还是他曾周济的人为他办完了丧事”错,原文第二自然段中“殁之日,
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唯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的意思是说范文正公去世的时
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来为他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
留给子孙罢了。故选 C。
13.(1)文正公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经营他的事业,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殁:去世;修:经营;承:继承,整体句意 2分 )
(2)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
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谬其传: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错。谬,使……谬误,把……
弄错。莫能名:不能说出真相(一说真名);胜,尽。整体句意 2分。)
14.C.解析:“巧用借代”错,没用借代手法,结句以“三日手犹香”来夸张、突出橘果
之香。
15.答:①新橘新鲜亮丽,生机勃然。诗中以“菊暗荷枯”反衬新橘“照林光”,经霜变
黄的橘子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生机勃然。②新橘芳香满溢,沁人心脾。“香雾噀人惊
半破”,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诗人为之一“惊”,情景、画面跃然纸上,橘
之香雾浸人心魂。③新橘清凉爽口,微酸怯齿。“清泉流齿怯初尝”,初尝新橘,汁水在齿
舌间如泉般流淌,清凉爽口,一个“怯”字形象的展现了橘给人的微酸之感。
16.(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17. D. 解析: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受益匪浅:有很大
的收获。 大有裨益:形容有很大益处。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
或写作的态度慎重。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必需品和必须品:“必
需”表示一定要有,不可少,后面跟名词,表示特别需要的,是主观迫切性;“必须”表示
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加强命令语气,带有强制性。
18. C. 解析: 从前后逻辑和事理来看,应先“承载”后“蕴含”,从搭配看,“蕴含”
不能和“品味”搭配,所以答案选 C。
19.细览《史记》《资治通鉴》,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点燃“战 到最后 刻”的生命烈火(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0、①总有健身、减肥的需求;
②要科学健身,不盲目跟练;
③由于健身意识的缺失;
21.例: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脑怕不用,身怕不动。(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亦可)
22.作文:(略)参照高考标准评分(基础等级:内容 20分,表达 20分,发展等级 20分)
附文言文翻译:
范文正公,是蘇州人氏。一生乐于帮助别人,挑选那亲近族人而家里贫困、关系疏远而
贤良的人,都给予救助。
当他富贵显达的时候,购买了靠近外城而常年丰收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用来
赡养救济同族的人。使他们每天有饭吃,每年有衣穿,遇到嫁女儿、娶媳妇、结婚、丧葬,
都有补助。选择族中年长而贤明的人,掌管资金的调配,适时收付财物。每人每天给一升米,
每年给一匹绢;嫁女儿的给钱五万,嫁次女的三万;娶媳妇的三万,娶次媳的一万五;丧葬
者同嫁次女的数目一样,埋葬幼儿的一万。族里的人聚居在此的有九十名,义田每年可收入
稻谷八百斛;拿义田的收入,供给那些聚居的族人,充裕有馀,使用不尽。
当初,文正公还没有富贵显达时,就已经有意这样做了,可是三十年来一直没有力量办
到。后来他担任陕西招讨使和参加政事,才有俸禄和赏赐的收入,而完成他的心愿。文正公
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经营他的事业,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文正公虽然官
位很高,俸禄优厚,然而却贫穷终其一生。去世的时候,竟然没有衣物殡殓,子孙也没有钱
来为他办理丧事,只以周济穷人和养活族人的高义遗留给子孙罢了。
从前晏平仲乘坐由瘦弱马匹所拉的破旧车子,桓子说:“这是隐没国君的赏赐。”晏子
说:“自从我显贵以后,父亲的族人,没有不乘车的;母亲的族人,没有不丰衣足食的;妻
子的族人,没有受冻挨饿的;齐国的读书人,等待我的救助才能生火做饭的有三百多人。像
这样,是隐没了国君的赏赐呢?还是彰显了国君的赏赐呢?”於是齐侯就用晏子的酒杯,罚
桓子喝酒。我曾经敬佩晏子好做善事,齐侯识别贤人,和桓子敬服义理。更喜爱晏子行仁有
等级,而且说话有次序;先是父族,其次母族,再其次是妻族,然后才推及关系疏远的贤士。
孟子说过:“先亲爱亲人,然后仁爱百姓,仁爱百姓,然后爱惜万物。”晏子的行事,和孟
子的说法很接近。如今看看范文正公的义田,胜於晏平仲,它的制度良善,可以推行久远,
又似乎超过晏子了。
唉!世上那些高居三公之位,享受万锺俸禄的人,他们官邸的宏伟富丽,车马的华丽,
歌女舞伎的众多,妻妾儿女生活的富裕,只限於一己的享受罢了;亲族的人,不能进他们大
门的难道会少吗?何况是周济关系疏远的贤士呢?其次那些担任卿大夫和士的人俸禄丰厚,
生活富裕,却也只限於一己的享受而已;亲族的人拿著瓢、囊行乞或饿死成为沟中弃屍的又
难道会少吗?何况是救济别人呢!这些都是愧对文正公的人。
文正公的忠义遍布满朝廷,功业遍及边境,功名传遍天下,后代必定有史官把这些记录
下来,我可以不用多所记述。我只是特别推崇他的高风义举,因此写下此文传给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