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快、乐”3个生字。
2.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的意思。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的意思。
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激趣导入
1.同学们,学习课文前让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吧。
听儿歌《找朋友》,听完这首歌,谁来告诉大家这首歌是关于什么的呢?
是的,是关于朋友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和朋友有关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板书课题,领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范读课文。
3.生字学习。
(1)自由读带拼音生字,学习“子字旁”和“倒八”两个偏旁。
(2)同桌合作读词语。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三、感知内容
(一)了解“孤单”的意思,初步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
1.自由读第1自然段,圈一圈这段话中的事物,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1)交流后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教师出示画面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结合图片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引导学生体会:一棵树,让我们感受到“树很孤单”;一只喜鹊,让我们感受到“喜鹊很孤单”。
2.比较句子。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结合图片,进一步体会孤单。
3.请学生说说自己对“孤单”的理解。
小结:“一棵、一个、一只、只有”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心情,我们可以从第1段的词句中知道第2段“孤单”的意思了。
(二)、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
1.引导体会: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
如果你就是这一只喜鹊,只有你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
2.带着这种感受再读1-2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单、快、乐”,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1.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2.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树和喜鹊》”,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邻居”的意思;会写“居、招、呼”3个生字。
2.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4.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第3-6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
【教学重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邻居”的意思。
2.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第3-6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第3-6自然段,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开火车读生字。
二、感知内容
1.想象画面,自读课文第3-6自然段。
2.再次自由读第3-4自然段,让学生在整齐的语言形式中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圈一圈这段话中的事物,说说你的感受。
(1)交流后概括出示:好多棵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
(2)教师出示画面好多棵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
结合图片读好“好多棵树、好多鸟窝,好多喜鹊”,引导学生理解“邻居”的意思。
3.自由读5-6自然段。
(1)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喜鹊进入这个热闹的场景中,天亮时相互打招呼,天黑时聊一天的收获。在指名说、小组合作说中体会“叽叽喳喳”,读出喜鹊们的“热热闹闹”“快快乐乐”。
(2)出示词语“叽叽喳喳、安安静静”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3)像“安安静静”这样的AABB式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4)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5)树和喜鹊与他们的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你和你的邻居怎么相处呢?小组讨论并说说吧!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树和喜鹊》”,一起来闯关吧!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