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唱中外童谣《拍手谣》
一、教学目标:
1.能随录音或者在老师的伴奏下表演歌曲《拍手谣》
2.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3.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音乐表演手指律动
2.曲式结构是a+b+c+b+a+b+b
3.学唱歌曲《拍手谣》,并能创编新的歌词。
三、 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多媒体、钢琴、其他小乐器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激趣导入--边拍手或做手指操,边读童谣
(1)同学们听老师读童谣,模仿老师拍手的动作,当读到“你拍……,我拍……”时,就拍手。
(2)当读到“黄雀落在树当西”时,两手五指并拢,手心向着自己,大拇指相互靠着,两手两手前掌煽动,模仿小鸟飞行状态,并向着自己的左上方移动。
(3)当读到“黄雀落在树当间儿”时,动作同上,只是方位不同,停留在自己胸前。
(4)“三三见九九连环”。的手势图
(5)当读到“四个孩子”时,伸出右手勾起大拇指,竖起四根手指;当读到“写大字”时,做一个手握毛笔从左到右写一横的动作。
(6)“五个小孩撵老虎”,一位同学扮演小孩做原地小跑步的动作,另一位同学两手手指弯曲,模仿老虎的手掌,扮演老虎在原地走的动作。
(7)“六碗包子”,双手手指交叉、弯曲,形成包子的形状。“六碗肉”,双手大拇指和食指相对,形成碗口的形状。
(8)“七人骑马过江西”,左手模拟山路,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左手臂面走动,模拟人骑马的状态。
(9)“吹喇叭”,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指做按喇叭孔的动作。
(10)最后一句“嘀嘀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双手叠置,上面的手竖起大拇指对着自己嘴,模拟吹喇叭的动作。
(二)歌曲学唱
1.听听、学学
(1)听歌曲第1遍时,全部模仿老师做拍手的动作。
(2)师教唱谱、歌词
(3)生跟伴奏唱,师纠正问题
2.唱唱、动动
拍手律动与手指操相结合,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注意歌曲要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3.唱唱、编编
老师引导、鼓励学生尝试为歌曲重新编词。如:“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猪笑嘻嘻。你拍二,我拍二,--……”
教师讲评:
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 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