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八单元 老舍与《茶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八单元 老舍与《茶馆》》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1 21:2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茶馆>之人物、语言赏析》阅读指导课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茶馆》曾入选于上一版的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本,是中国话剧史上举足轻重的优秀作品,无论在剧本的结构、人物、语言和主题上,都堪称经典,值得赏析借鉴。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尽管已经经历了11年的学习生涯,但实际因为课业的负担过重,真正的阅读量极小,阅读的技巧也不成熟;在实际阅读中阅读也停留在对事件情节的粗枝大叶的把握,阅读习惯、技巧亟待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本剧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
2.通过对台词和舞台说明的鉴赏把握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1.分角色朗读,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能通过剧情与人物语言掌握重点人物。
2.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幽默化的语言特色。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德育目标
1.领会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社会生活,了解旧社会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2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学习剧本,通过茶馆这个特殊的舞台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上所反映的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认识全剧的冲突实际上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进而认清那个时代的腐朽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品味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根据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分析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揭示课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法 小组讨论法 话剧表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展台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杭天琪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
同学们,刚才播放的这首歌曲听过吗?叫什么名字?对,就是和彭麻麻一个时代的著名歌唱家杭天琪演唱的《前门情思大碗茶》。它歌颂了老北京前门大碗茶的醇香和劳动人民的勤劳。北京人爱喝茶,自然就少不了茶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就以茶馆为题材创作了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剧作《茶馆》。“阅读,与经典同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茶馆,走近茶馆形形色色的人与事。
以《茶馆》第二幕为例,赏析重点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附:小组任务表1
小组 人物 身份 性格 表现
1组 1.王利发
2组 2.巡警大兵
3组 3.唐铁嘴
4组 4.常四爷
5组 5.松二爷
6组 6.宋、吴
7组 7.刘麻子
8组 8.老林老陈
9组 9.崔久峰
小组展台展示成果。
其他同学质疑或补充。
教师板书。
附:人物性格表
小组 人物 身份 性格
1组 1.王利发 小商人 胆小自私/圆滑世故/善于经营
2组 2.巡警大兵 巡警逃兵 仗势欺人/蛮横霸道/无耻
3组 3.唐铁嘴 相面师 自私无耻/脸皮肉厚/油嘴滑舌
4组 4.常四爷 八旗子弟 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爱国
5组 5.松二爷 八旗子弟 心善/胆小怕事/懒散无能
6组 6.宋、吴 特务 无耻贪婪/蛮横霸道/狡诈奸猾
7组 7.刘麻子 保媒拉纤者 无耻/见利忘义
8组 8.老林老陈 逃兵 无耻胆小
9组 9.崔久峰 旧民主主义者 爱国但消极避世
5.小结:《茶馆》通过“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安排社会各色人等逐一登场。在老裕泰茶馆,我们看到了地痞流氓的丑恶,体味了底层民众的艰辛,目睹了失败主义者的颓废,更看到了像常四爷这样的刚强正直、一心爱国,不畏强权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引人思考,令人深思。
6.分角色表演“巡警大兵表演”片段,表演者马年、刘东、高建博。
鉴赏剧本个性化、幽默化的语言。
1.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的个性化。
①常四爷、松二爷片段:表演者熊凯轮等。
②李三、王淑芬片段:表演者王艳等。
2.刚才的表演异常精彩,也充分展现了话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同时从大家的掌声和笑声中,看出语言的幽默性。有的幽默,笑完让人心生愉悦轻松,而有的幽默,笑完却让人内心沉重悲凉。很明显,《茶馆》属于——后者。
例如:李三的幽默
李三语:”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赏析:1.幽默在谐音双关,改革应该越来越好,结果李三工资却从未增长,越改越让人心凉失望,形成强烈的反差。2.实则表现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不满。让人同情,引人思考。
3.小组讨论:请试着找出王利发、唐铁嘴、松二爷、吴祥子最令人发笑的语句,试分析①幽默在何处②笑过之后的感受。1.2组王利发;3.4组唐铁嘴;5.7组松二爷;6.8.9组吴祥子。
附:语言幽默性鉴赏表
人物
最幽默的话
幽默在何处
笑过之后的感受
4.小组成果展台展示,教师点拨。
附:①王利发的幽默:“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赏析:报童反复喊着“长辛店大战的新闻”,王利发却明知故问,像一句玩笑话,
//却让人不禁深切感受到战乱中人民生活的艰辛,对战争的不满,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令人悲戚。
②唐铁嘴的幽默:“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我改抽‘白面儿’啦。”
赏析:听完第一句,不由让人产生唐铁嘴洗心革面的美好期盼,可下一句,斗转直下,唐铁嘴堕落得不可救药,心理预期与现实形成巨大反差,听起来滑稽可笑。
//但旋即又让人对唐铁嘴的本性难移心生痛恨,会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③松二爷的幽默:“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
赏析:一个能写会算的大活人,靠一只鸟活着,令人捧腹。
//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让人心酸: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使然。
④吴祥子的幽默:“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赏析:巧妙地运用了同音不同义,具有幽默感;
//实际是在警告王利发识相点,钱给少了就跟他过不去。让人不由得痛恨这两个地痞流氓。反思什么样的社会,才有这样无耻的人横行霸道?
5. 语言幽默性小结
①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鲁迅
②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 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 这种寓庄于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和思考。
四.《茶馆》主题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茶馆》通过三个不同时代——晚清末年、民国初年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展现了不同阶层民众的悲惨命运,描绘了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段,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昭示了新生力量的崛起。
《茶馆》是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
五.本课总结
六.作业:课代表牵头创作一部取材于学生生活或家庭生活的短剧。
七.板书
《茶馆》
老舍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1组 1.王利发 小商人 胆小自私/圆滑世故/善于经营
2组 2.巡警大兵 巡警逃兵 仗势欺人/蛮横霸道/无耻
3组 3.唐铁嘴 相面师 自私无耻/脸皮肉厚/油嘴滑舌
4组 4.常四爷 八旗子弟 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爱国
5组 5.松二爷 八旗子弟 心善/胆小怕事/懒散无能
6组 6.宋、吴 特务 无耻贪婪/蛮横霸道/狡诈奸猾
7组 7.刘麻子 保媒拉纤者 无耻/见利忘义
8组 8.老林老陈 逃兵 无耻胆小
9组 9.崔久峰 旧民主主义者 爱国但消极避世
《茶馆》是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
八.教学反思(略)
PAGE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