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12.3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液化(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练习:12.3 汽化与液化 第2课时 液化(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06:5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液化
知识点 1 液化
1.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入温暖的房间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这是    
现象。
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和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在揭开沸水锅的锅盖时,有水珠从锅盖上滴下,这是用       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3.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填序号)。
①雨后一会儿,淋湿的公路变干了
②浴室里洗澡时,墙上的玻璃镜面变模糊了
③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④废铁回炉,在高炉中变成滚烫的铁水
⑤秋天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4.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夜,室外盆中的水会结冰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少了一些
D.杯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变成了水
知识点 2 液化放热
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水    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水蒸气发生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手摸金属盘有微热的感觉,说明该变化过程需要    热。
6.人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 ℃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7.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水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8.[2019·镇江]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
9.从冰箱取出一瓶可乐,过了一会,可乐瓶上有很多小水滴,再过一段时间,小水滴慢慢消失。这一现象与下列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  )
A.春天,冰雪消融的过程和出现小水滴的过程吸、放热情况相同
B.夏天,绿叶上露珠的形成和小水滴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
C.秋天,雾的形成与散去和小水滴的出现与消失,吸、放热情况都相同
D.冬天,可乐瓶上更容易观察到上述现象
10.[2019·常州] 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11.如图所示,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镜面温度,给镜子消毒
B.提高镜面温度,防止镜面温度太低,使病人感到不适
C.提高镜面温度,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在镜面液化
D.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
12.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3.“更深露重不知寒”中“露”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不知寒”是因为该现象形成的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由壶口跑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该过程属于    热过程,根据如图图所示的情况可以判断出    房间的气温较高。
15.夏天经常使用的气雾杀虫剂是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    后装入瓶中的。在使用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会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这是因为瓶内的杀虫剂发生    时要吸热。
16.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左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
17.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      (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18.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金属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珠,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珠,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有水珠的那根是冷水管还是热水管 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考|题|展|示
19.[2020·泰州改编]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20.[2020·南宁] 在古代为了使箭射得更远,通常把箭头做得质量较大,使箭的重心前移。在开展“让纸飞机飞得更远”的兴趣活动中,放飞前,当我们对着纸飞机的机头“哈气”就可以使纸飞机飞得更远,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哈气”能使纸飞机飞得更远的原因。
答案
1.液化
2.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3.②③⑤ 4.A 5.汽化 液化 放
6.水蒸气液化要放热 7.放热 液化 8.C 
9.C  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瓶子放热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再过一段时间,小水滴吸热发生汽化,慢慢消失;春天,冰雪消融的过程是熔化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和出现小水滴的过程吸、放热情况不相同,故A错误;夏天,绿叶上露珠的形成是液化过程,和小水滴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故B错误;秋天,雾的形成是液化,散去是汽化,和小水滴出现与消失,吸、放热情况都相同,故C正确;冬天,温度较低,可乐瓶上不容易观察到上述现象,故D错误。
10.D  液氮汽化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
11.D
12.液化 外侧 内侧
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夏天,打开车内的空调,车外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13.液化 放热
14.液化 放 乙  “白气”是由壶口跑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放热。由于水蒸气液化往往是在温度降低时发生的,甲房间液化程度大,说明甲房间气温低,乙房间气温高。
15.压缩体积 液化 汽化 
16.液化 放出 降低温度  向下压活塞时,筒内压强增大,气态乙醚液化,变为液态,液化放热;液化的另一种方法是降低温度。
17.放热 压缩体积  空调器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在压缩机中将气态制冷剂压缩体积而液化为液态的,液化放热,从而将室内的“热”搬到室外。
18.附着有水珠的水管为冷水管。原因是浴室内充满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会液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
19.B  湿手被干手器烘干,是水的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符合题意;湿的衣服被晾干,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20.当我们对着纸飞机的机头“哈气”,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机头纸面时,液化成小水珠,水珠附着在机头上,增大了飞机头的质量,使飞机重心前移,于是飞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