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知识点卷
一、目标解读
1.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二、能力提升
1.开头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与其他地方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的好处是?
①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比。②伦敦雾天与济南响晴作比。③热带日光 与济南温晴作比。
作用:通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引出“济南是个宝地”的结论,为下文张本。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能否把“声”字去掉,为什么?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表明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声”字去掉,说成“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3.第二自然段“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的作用。
过渡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济南冬天阳光的描写,引出下文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4.试体会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山水比成人,赋予山水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趣味性。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②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修辞手法将小山拟人化,其实是作者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
赋予小山人一样的动作和语言-----“安放”“低声说”,体现小山温暖可爱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济南山的热爱之情。
③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想象。人们的遐想衬托了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突出了“温晴”的特点。
5.仔细阅读第4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找出全段的中心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字统领全段。)
②作者写山,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找出文中关键词)有什么作用?
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增强时空纵深感)
白天到傍晚的时间顺序(济南的冬天时时刻刻都是美丽的)
③越发青黑——用“青黑”有什么效果?
青黑凸显出了矮松的浓郁的生机、生命力,同时雪小,盖不住整个松树,侧面体现济南冬天的温晴。
④“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尖儿上顶着雪的青黑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赋予矮松人的动作-----“顶”,体现矮松美丽秀气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⑤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尖的?你觉得哪两个词用的好?
“山尖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镶”——用拟人手法,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把它写的像巧匠的妙手,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给人无尽的想象。
“一道”暗暗呼应前文“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
⑥写树尖用“顶”,写山尖用“镶”,那在写山坡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找出来并说好不好,为什么?
“穿”——准确表现雪覆盖草的状态,又引出“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
⑦赏析“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暗黄的草色与雪色相间的美景,体现了落雪不匀的山体的秀美动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雪后小山的喜爱之情。
⑧“等到快日落的时候,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效果?
拟人,把西阳斜照下的粉色薄雪比成害羞的少女,赋予雪以少女般害羞的神情,写出夕阳斜照下雪后山景的娇美的景象。
⑨雪后的山景妙在哪些地方?文中那些语句可以体现这些妙处?
妙在雪光、雪色。山上青黑的矮松、树尖上的白雪: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辉;如洗的蓝天与山尖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妙在雪态。花衣好像被风吹动:以动写静,写出雪动人的形态;粉色薄雪似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6.体会第五自然段里“卧”字的好处。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赋予小村庄、雪以生命和感情,写出错落有致的小村庄、矮房屋顶上薄雪的形状和情状,烘托恬静、安逸的气氛;把老城、村庄、山坡、房顶、雪比作一幅水墨画,素淡雅致,富有诗情画意;形象传神地照应前文“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和“暖和安适地睡着”。
7.阅读第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 赏析“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水藻人的感情,用绿萍和水藻的绿烘托水的温暖多情和清澈透明。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该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拟人。“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灵气,这样写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此句写出水的温暖多情,表现出济南的水的无限生机和在冬日里孕育的朦胧春意。
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里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把水天一体的美景比作“整个的蓝水晶”,突出河水的清亮、天空的晴朗。
②该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最后以宏观视野描绘整体。
8.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上:总结全文。
结构上: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题。
情感上: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拓展延伸
1.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冬天的济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能否把题目换成《冬天的济南》,以便点题?
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一特定时令的济南。
2.思考本文写法上和《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①情景交融。两篇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都融入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极具表现力、感染力。
③虚实结合。文章在描写眼前实景的同时都结合了自己的想象,丰富了文章内容,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