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下第30课《诗五首》之《行路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30课《诗五首》之《行路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12 19:2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第六单元第30课
《行路难》
主备人:胡勇 复备人:王金山
【课标及分析】
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我的个人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至于本课,字词知识不多,语言通俗,淡中见奇,意蕴深厚,所以计划以"熟读""解读"本诗为重点。
行路难(其一)“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诗人的大致情况,学习、背诵诗歌的方法。
2.学生想知道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及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己解决字词翻译、作者生平资料等问题。
4、学困生:后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记住文学常识,准确背诵、默写即可。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背诵并且正确默写诗歌。
过程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
3.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欣赏诗句,理解思想诗词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点拨和比较鉴赏。
【创新支点】
比较鉴赏,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和深入赏析的能力。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比,希望能成就一番伟业,但世事艰难,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漂泊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由人引见做了供奉翰林,其间扮演的是一个以文娱君的半弄臣角色,根本谈不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两年后黯然离京,这使他不经发出“行路难”的感慨。 
二、作者简介:李白和他的诗歌:
《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志向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
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三、朗读  
1、指名朗读。 
2、全班齐读。
此处加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自学夹上小组讨论和全班共同探讨。
四、思考探究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2、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3、作者为什么提到吕尚、伊尹的故事?  
4、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1、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3、借吕尚、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
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  
4、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同时在悲愤中又不失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感情。此点可对比此前学过的李白诗歌。
要结合相关诗句体会诗人的矛盾心情。
四、课堂抽背。
作业: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板书设计
行路难???
夸张的描写???????????? 意境美
??? 壮美的意象???????????? 形象美
???????????? 巧用历史故事?????????? 韵律美
?????? ??????? ? 跳跃式的结构?????????? 情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