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成语期末复习 课件 (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成语期末复习 课件 (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3 16: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成语运用
七 下
课前准备:拿出学案中 专注听讲,做好笔记
自圆其说 一五一十 心直口快 啼笑皆非 三姑六婆 两面三刀 多此一举 天方夜谭 白纸黑字 石破天惊 三从四德 四大皆空 四脚朝天 入木三分 比翼双飞 举一反三 点到为止
异曲同工 可圈可点 口是心非 无与伦比 里应外合 五音不全 一塌糊涂 左右开弓 羊入虎口 北面称臣 能屈能伸 何必当初 德高望重 三言两语 扬眉吐气 正中下怀 马失前蹄 莫名其妙
望文生义——
分道扬镳 各奔前程 五体投地 袖手旁观
殊途同归 来者不拒
褒贬不当——
心狠手辣 见义勇为 助纣为虐 指手画脚 呆若木鸡
不合语境——
臭味相投 一团和气 来者不拒
对象用错—— 同室操戈
注:臭(旧读xiù,气味的意思)
问题一:成语太多,复习时纷繁冗杂,考试却如大海捞针,怎么办?
问题二:知道对错,不知道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么办?
问题一:成语很多,复习时纷繁冗杂,考试却如大海捞针,怎么办?
问题二:知道对错,不知道原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么办?
成语有强大的逻辑性,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 的意义,我们从课内到课外,从表义到深义,多积累、多思考、多 运用,一定能从量变到质变。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善用成语,能让我们的表达凝练丰富,典雅而又回味悠长,千万不 可舍弃这一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
七 下 中 课 内 重 点 成 语
第1课 《邓稼先》
任人宰割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截然不同
第2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第4课 《孙权劝学》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七 下 中 课 内 重 点 成 语
不可捉摸
第5课 《黄河颂》 九曲连环 浩浩荡荡
第6课 《老山界》 苛捐杂税 酣然入梦
第8课 《木兰诗》 扑朔迷离
第11课 《台阶》
自言自语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
七 下 中 成 语 判 断
1. (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 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 家——邓稼先。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经成功地领导战时美 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 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
(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失前蹄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 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场文》。
析:第4题“首当其冲”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原文为“当之无愧”。第9题“马失前蹄” 是喻偶然发生差错而受挫,原文为“马革裹尸”。
七 下 中 成 语 判 断
10.(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11.(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处心积虑。
12.(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3.(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4.( )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15.(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6.( )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意, 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的那篇文章才了然。
17.(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 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8.( )虽然这些都很无微不至,但他做得很认真。
19.(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析:第11题“处心积虑”是形容蓄谋已久,原文为“沥尽心血”。第16题“不以为意”是不把它 放在心上,原文为“不以为然”。第18题“无微不至”是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原文为“微不足道”。
成语误用的常见六大类型——
1.望文生义 2.褒贬不当 3.不合语境
4.对象用错 5.重复矛盾 6.敬谦错位
七 下 中 成 语 误 用 常 见 类 型
小贴士:1.成语误用类型并不止以上六种。
2.可能同时兼有两种或以上的问题。
七 下 中 成 语 选 择
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 产,已经接近一万亿美元,而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 增。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 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法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 终获得第一名。
D “首当其冲”是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这 里误以为是冲在最前面,属于望文生义了。
相关成语
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 目不窥园(专心致志,不为外事干扰) 空穴【xué 】来风(消息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万人空巷(庆祝欢迎盛况)
望其项背(赶得上、比得上。常用否定) 身无长物(指贫困)
别无长处(除了这一个长处,没有多余的)
差强人意(差不多,大体上使人满意) 侧目而视(敢怒不敢言)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知识扩展
2.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 了许多困难。
B.五月的西湖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节日的榕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七 下 中 成 语 选 择
A “处心积虑”是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蓄谋已久。 含贬义,用在这里显然是褒贬不当了。
相关成语
贬义——无所不为、八面玲珑、语无伦次、寻欢作乐、见风使舵、趋之若鹜、 半斤八两、好为人师、处心积虑、自命不凡、人云亦云、不择手段 ......
褒义——义不容辞、诲人不倦、沥尽心血、临危不惧、势如破竹、本色当行、 重整旗鼓、气冲斗牛、胸无城府、苦心孤诣、雨后春笋、蔚然成风 ......
知识扩展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老师范读课文既流利又抑扬顿挫,很感染人。
放学后,山村的校园里人已经很少了,真是人声鼎沸。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 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D.对人不要吹毛求疵,应该宽容大度。
七 下 中 成 语 选 择
B“人声鼎沸”通常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用在这里, 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知识扩展
类似例子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常被误用为身临其境。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执(多指文章、唱歌等),常被误用在写风景上。
日理万机:常指君王和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被误用在普通人身上。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常误解为“天气状况变化多端”。
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锋芒毕露/脱颖而出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侃侃而谈/振振有词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七 下 中 成 语 选 择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 的玩艺。
《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 有很强的感染力。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 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
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 “抑扬顿挫”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特 指声音,这里指情节,属于对象用错了。
相关成语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特指夫妻); 精神矍铄(特指老人);
技压群芳(特指女子); 抑扬顿挫(特指声音); 楚楚动人(特指女子) ; 妙手回春(特指医生);
天伦之乐(特指家庭关系) 年富力强(特指中青年); 力挫群雄(特指男子); 戛然而止(特指声音); 风姿绰约(特指女子);
豆蔻年华(特指十三四岁少女);
知识扩展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 邓稼先的一生。
当腰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见到亲人,在外飘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 了辛酸的泪水。
七 下 中 成 语 选 择
D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发笑的意思,与“留下泪水” 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类似例子
忍俊不禁地笑、责无旁贷的责任、目前当务之急、胸中义愤填膺、津津乐道地谈论 百姓生灵涂炭、独自孑然一身、全身遍体鳞伤、说好了不期而遇、忍俊不禁流下泪 拈轻怕重地挑重担、七千余名莘莘学子、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一览无余地看到 更加变本加厉、难言之隐的苦衷
知识扩展
6.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司经营出现危机,老总虽想要力挽狂澜,奈何独 木难支,最后还是失败了。
学生要有敢于向老师不耻下问的勇气。
冬天一到,野外各种昆虫都已销声匿迹,只剩下枯 草和原野上光秃秃的几棵柿子树。
这座斜塔设计得真是巧妙绝伦啊!
七 下 中 成 语 选 择
B “不耻下问”是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 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在这里敬谦错位了。
知识扩展
相关成语
敬辞:当之无愧,不吝赐教,鼎力相助,高抬贵手、虚左以待,虚怀若谷.....
谦辞: 蓬荜生辉,敝帚自珍,孤陋寡闻、班门弄斧,抛砖引玉,笨鸟先飞, 不足挂齿,才疏学浅,受之有愧,绵薄之力,聊表寸心、不情之请 ......
1.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着可歌可泣的故事。
B.在美国,奥本海默是妇孺皆知的人物。
C.在外漂泊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D.为了准备这次考试,他足不出户,目不窥园,终日手不释卷。
解析:忍俊不禁:忍不住笑。这里不合语境。
C
成语运用练习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B.前不久发射升空的中继星“鹊桥” ,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C.他津津乐道地说着这次获奖经历,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D.虽然这个特大传销集团的案情扑朔迷离,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传销团伙一网打尽。
解析: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和“说”语意重复。
C
3.下列句子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锋芒毕露,严肃地对我说:“做什么事情都应该适可而止。”
解析: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借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这里不合语境。
D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病毒发生变异时,人们又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终于夺得了冠军,巨大的喜悦令他激动得语无伦次。
解析: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应用“惊心动魄”。
A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解析: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这里适用对象错误。
C
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总是将精力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没有从大局出发,统筹规划。
B.一场春雨后,植物生长锋芒毕露,一片绿油油的,十分旺盛。
C.作为一名军人,就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何妨呢?
D.我们要锲而不舍地去学习各种知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提高。
解析:锋芒毕露: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借以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这里适用对象错误。
B
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先生沥尽心血,创作出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B 闻一多先生慷慨淋漓的演讲,激发了青年们的爱国热情。
C 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气冲斗牛,战胜韩国女足,夺得冠军。
D 明同学做作业时,字迹潦草,杂乱无章,如群蚁排衙。
解析:群蚁排衙:指整齐地排列着。这里前后矛盾。
D
8.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为人大方,经常在别人有困难时慷慨淋漓,雪中送炭。
B 大家对乱叫绰号等不文明行为深恶痛绝 。
C 他的错误做法受到老师批评,但他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真是不应该。
D 眼前大雾弥漫,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解析:A项慷慨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这里可用“慷慨解囊”。C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为“不以为意”。
D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这里适用对象错误。
B
9.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记者的采访,她的幽默回答让人忍俊不禁。
B.他本来就家境贫寒,好不容易凑足的大学学费又被不法分子网络诈骗洗劫一空,真是祸不单行。
C.初一四班班长任小轩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D.为发扬雷锋精神,社区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义务劳动,帮助环卫工人清理垃圾死角。
解析: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这里适用对象错误。
C
10.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然而集体的力量却是不可忽视的。
B.青少年要讲文明, 大庭广众之下不可高声喧哗。
C.他说了一通旁敲侧击的话,话外的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
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一丝不苟,对任何细小的错误都不能放过。
解析:“言外之意”含有“话外”的意思。
C
1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老师一再强调安全问题,有些学生却总是不以为意。
B.班长品学兼优,在学习方面,他刻苦钻研,鞠躬尽瘁,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C.今年多次遇到旱痨灾害,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们只能过个兀兀穷年。
D.春天来了犯春困。这不,数学老师才讲一道题,我就屏息凝神,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
解析:B项鞠躬尽瘁:意思是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 C项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D项屏息凝神:聚精会神,屏住呼吸。形容要干一件要紧的事情前专心致志,惟恐不能完成的神态。
A
1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B.将分期付款的最后一笔钱付清,他如释重负,轻松无比。
C.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D.今天上午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解析:忍俊不禁: 指忍不住笑出来。含有“笑”的意思。这里语意重复。
D
1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被武警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小黎学习上踏实认真,诲人不倦,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C.王老师对同学总是低眉顺眼,和蔼可亲。
D.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好口罩。
解析:A项马革裹尸: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B项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C项低眉顺眼:指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借以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D
1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年来,刘老师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诲人不倦 ,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
B.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群众的榜样。
C.卸下一百多斤的担子,他如释重负,双肩感觉轻松了不少。
D.一生颠沛流离的杜甫并没有被苦难击倒,他以诗歌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解析:如释重负: 像放下重担那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这里是望文生义。
C
1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B.普通话叶圣陶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首当其冲的。
D.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解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这里应用“当之无愧”。
C
16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今天表现反常,与往常完全截然不同。
B.杨老师知识渊博,讲起课来高谈阔论,令我们受益匪浅。
C.“神舟”发射基地的科技工作者,个个身怀绝技,却因从事机密工作而孤陋寡闻。
D.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了“三吏”、“三别”。
解析: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包含“完全”之意。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D
17.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猪肉价格连续下降,养猪农户都忧心忡忡。
B、看到成绩单时,妈妈忍俊不禁的笑出了声。
C、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曼德拉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对弱势群体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解析:忍俊不禁: 指忍不住笑出来。含有“笑”的意思。这里语意重复。
B
18.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党中央国务院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民生问题。
B.秋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
C.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乳制品店生意萧条,购买者浩浩荡荡。
D.水流从高处倾泻下来,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令人 惊心动魄 。
解析:浩浩荡荡:形容人多,水势广大的样子。
也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C
19.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B.好久之后,父亲自言自语地说:“这人怎么了呢?”
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问题回应称,我们必定不惜代价,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美方却一意孤行,对中方的态度不以为意。
D.人生在世,就要抓住每一天的精彩,如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求当之无愧。
解析: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D
20.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他怏怏不乐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人在年少时往往血气方刚,做事缺乏周密的考虑
D.小方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向老师不耻下问,老师总是耐心解答。
解析: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好学。
D
2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生意失败,现在儿子又遭遇了车祸,真是祸不单行啊。
B在沙漠里行走了四天,他终于发现了水源,这对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啊。
C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 过去的一年里,他因为经营不善欠下巨额债务,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真是兀兀穷年。
解析: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勤劳不懈。比喻做事不辞劳苦。
D
2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冷的风雪夜中,惊心动魄的救援持续了足足四个小时。
B在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语锋犀利,锋芒毕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C 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 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中秋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解析:天伦之乐:指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
D
2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州13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启了18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
B.这桌饭菜非常丰盛,耐人寻味,让人满口生津。 C.富贵利禄对他而言,有如海市蜃楼,转眼成空。 D.我和小学同学江东在上海不期而遇,开心极了。
解析:耐人寻味: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
B
2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逃到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B.医务人员在千钧重负之下奋战在抗疫一线。
C.他在面试时的发言逻辑严密、 语无伦次 ,博得了考官的一致好评。
D.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心有灵犀的。伯牙、子期堪称交友的典范。
解析:语无伦次: 指说话没有顺序逻辑,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C
25.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扑朔迷离的案情让很多刑侦专家感到棘手。
B.莫言作品的开头总是耐人寻味,它们往往是整部作品的神韵所在。
C.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认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
D.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解析:“不耻下问”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的意思,而后文说“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恰当。
C
2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石刻之乡——大足举办石刻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袁隆平在田间地头为粮食增收而殚精竭虑。
C.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邓稼先在茫茫戈壁上锲而不舍地研究“两弹”。
解析: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C
2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大家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都异口同声表示赞成。
C.他待人有礼,见到每个人都要鞠躬尽瘁。
D.地铁6号线尚未开通就已家喻户晓,其科学而极具个性的设计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解析:鞠躬尽瘁:意思是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这里是望文生义。
C
28.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群游客在见到了“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美景后,激动得语无伦次。
B.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C.《天鹅湖》欧洲之旅今天完美收官,连续演出40场,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演出奇迹。
D.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解析: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D
2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B.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王医生被评为“爱心天使”,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解析:忍俊不禁: 指忍不住笑出来。含有“笑”的意思。这里语意重复。
C
30.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B.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C.他俩在乒乓球决赛赛场上心有灵犀,配合默契,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
D.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我们只有锲而不舍,才能登上理想之巅。
解析:雨后春笋: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B
复 习 方 法 归 纳
成语使用十个注意点
1.吃透词义
3.用准对象
5.辨明褒贬
7.消除重复
9.摆正谦敬
2. 识别两可
4. 搭配合理
6. 避免混用
8. 区别轻重 10.合乎情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