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第2讲 实数--满分班(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复习】第2讲 实数--满分班(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4 12:01:15

文档简介

第2讲 实数
知识点1 无理数的概念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例如等都是无理数
类型:(1)所有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
(2)化简后含的数是无理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典例】
下列实数:,,,3.14,,0,10.12112111211112…,π﹣2,中,属于无理数的有_____个
【答案】4
【解析】解:,,开方开不尽,是无理数,
10.12112111211112…,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π﹣2化简后含,是无理数,
所以无理数共有4个
【方法总结】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化简后的结果.例如:=4,是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一个无理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有理数,也是无理数,例如:π﹣2.
【随堂练习】
1.(1)写出两个负数,使它们的差为﹣4,并写出具体算式.
(2)说说“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
【解答】解:(1)﹣5﹣(﹣1)=﹣5+1=﹣4;
(2)说法错误,如
0=0,
∴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的说法错误.
2.已知实数:﹣3,2,4.请用学过的运算对其进行计算,使其结果分别是(1)负有理数;(2)无理数.(要求:1.每种结果都只要写出一个;2.每个数和每种运算都只出现一次;3.先写出式子后计算结果)
【解答】解:(1)﹣3×4=﹣12;
(2).
知识点2 实数的概念
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
2)按正负分:
3、小数与无理数,有理数的关系:
(1)有限小数(如:3.14,0.8)→可化为分数→是有理数;
(2)无限循环小数(如:)→可化为分数→是有理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如:4.23598…)→不可化为分数→是无理数.
【典例】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0.101001,﹣|﹣2|,,,
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 };
负整数集合:{___________ };
负分数集合:{______________ };
无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 }.
【解析】解:先化简:=8,﹣|﹣2|=-2,
正数集合:{ , };
负整数集合:{﹣|﹣2| };
负分数集合:{﹣0.101001,, };
无理数集合:{ }.
【方法总结】
实数分类,需要先把实数化简,看化简后的形式.
上题中﹣0.101001后面没有省略号,所以是个有限小数,因为所有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所以﹣0.101001也是负分式,同理也负分数;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随堂练习】
1.把几个数用大括号囤起来,中间用逗号断开,若:{1,2,8}、{﹣0.2,,,20%},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的数称其为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集合满足:当有理数a是集合的元素时,有理数8﹣a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称为“好的集合”.例如集合{8,0}就是一个友好集合.
(1)请你判断集合{2,3},{﹣2,1,4,7,10} 是不是友好的集合;
(2)请你再写出满足条件的两个友好集合的例子(不要写题目中已经出现的);
(3)写出所有的友好集合中,元素个数最少的集合.
【解答】解:(1)∵8﹣2=6,6不是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2,3}不是友好的集合;
∵8﹣(﹣2)=10,10是集合中的元素,
8﹣1=7,7是集合中的元素,
8﹣4=4,4是集合中的元素,
8﹣7=1,1是集合中的元素,
8﹣10=﹣2,﹣2是集合中的元素,
∴{﹣2,1,4,7,10} 是友好的集合;
(2)例如{2,6,8,0}、{5,3};
(3)元素个数的集合就是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设其元素为x;
则有8﹣x=x,可得x=4;
故元素个数最少的集合是{4}.
2.分有四个实数分别为32,,,
①请你计算其中有理数的和.
②若x﹣2是①中的和的平方,求x的值.
【解答】解:①∵四个实数32,,,中,
32,2是有理数,
∴其中有理数的和=9+(﹣2)=7;
②有①可知x﹣2=72,
则x=49+2=51.
知识点3 实数与数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与规定有理数的大小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典例】
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______
【答案】﹣2﹣
【解析】解:∵对称的两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
∴CA=AB,
∵AB=AO+OB=|﹣1|+||=1+,
∴AC=1+
∵OC=OA+AC=|﹣1|+1+=2+
∴OC=2+,而C点在原点左侧,
∴C表示的数为:﹣2﹣.
【方法总结】
1、由“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可知“CA=AB”;
2、求“点C所表示的数”可以先求点C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即OC的长,利用OC=OA+AC求解.
3、由于C点在原点左侧,所以表示C点的数为负数.
【随堂练习】
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B在A点左边),且AB=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____;
(2)点P所表示的数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C是AP的中点,D是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CD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CD的长.
【解答】解:(1)点B表示的数=8﹣10=﹣2.
故答案为:﹣2.
(2)点P表示的数是=8﹣6t.
故答案为:8﹣6t.
(3)如图,当P点在线段AB上运动时,
CDBPAP(BP+AP)AB=5;
如图,当P点运动到点B左侧时,
CD=CP﹣PDAPPB 6t(6t﹣10)=5
综上所述,线段CD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始终是5.
2.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点C表示的数为9,BC=6,AB=18.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
(2)若动点P从A出发沿数轴匀速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M为AP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则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3)若动点P、Q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6个单位长度每秒和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匀速向右运动.N在线段PQ上,且PNPQ,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则数轴上点N表示的数为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解答】解:(1)∵BC=6,AB=18,
∴AC=6+18=24,
∴点A表示的数为:9﹣24=﹣15,
点B表示的数为:OB=9﹣6=3,
故答案为:﹣15,3;
(2)如图1,∵AP=6t,M是AP的中点,
∴PM=3t,
∵OA=15,
∴OM=15﹣3t,
∵M在x轴的负半轴上,
∴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15+3t;
故答案为:﹣15+3t;
(3)∵AP=6t,CQ=3t,
∴PQ=OP+OQ=15﹣6t+9+3t=24﹣3t,
∵PNPQ,
∴PN(24﹣3t)=8﹣t,
分两种情况:
①当N在O的左边时,如图2,ON=OP﹣PN=15﹣6t﹣(8﹣t)=7﹣5t,则点N表示的数为:5t﹣7;
②当N在O的右边时,同理得:ON=PN﹣OP=(8﹣t)﹣(15﹣6t)=5t﹣7,则点N表示的数为:5t﹣7;
综上所述,点N表示的数为:5t﹣7;
故答案为:5t﹣7.
3.如图,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点A表示的数为13,点B表示的数为﹣5,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BP=____,点P表示的数_______(分别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点P运动多少秒时,PB=2PA?
(3)若M为BP的中点,N为PA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
【解答】解:(1)由题意:BP=4t,点P表示的数﹣5+4t
故答案为4t,﹣5+4t.
(2)由题意:4t=2(18﹣4t)或4t=2(4t﹣18)
解得t=3或9
(3)线段MN的长度不变,
理由: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MNPBPAAB=9.
②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MNPBPA(PB﹣PA)AB=9;
故MN的长度不变.
知识点4 无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常用方法:
(1)实数的性质:正实数大于0,负实数小于0;两个正实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实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法:数轴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3)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a>0,b>0,
若a>b,则;
若a<b, 则;
若a=b,则.
(4)作差法: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5)作商法:a>0,b>0,
若>1,则a>b;
若=1,则a=b;
若<1,则a<b
(6)特殊值法:对于较复杂问题,可以代入一个符合条件的数,求出具体数值后再比较.
备注:,
【典例】
1.(1)求出下列个数:①2的平方根;②﹣27的立方根;③的算术平方根.
(2)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表示在下图中的数轴上;
(3)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
【解析】解:(1)①2的平方根是±;
②﹣27的立方根是﹣3;
③=4,4的算术平方根是2;
(2)数轴表示,如图所示:
(3)﹣3<﹣<<2.
2. 比较大小:______,_____.(填“>”或“<”),
【答案】“>”, “>”
【解析】解:(1)∵1﹣(﹣1)=2﹣>0,
∴1>﹣1,
∴.
(2)∵9<10<16
∴3<<4,
∴,
则,
∵,
∴.
所以(1)填“>”,(2)填“>”
【方法总结】
第一题,判断一列数的大小,可以把所有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按照“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可直观的判断这列数的大小关系.
第二题,实数比较大小可以用做差法,例如:和,分母一样,分子做差,得,所以>;当两个实数不能用开平方法和做差法判断大小时,可以先判断实数的范围,例如:,因为,所以,分子,可得,又因为,所以可得,即.
【随堂练习】
1.课堂上老师讲解了比较和的方法,观察发现11﹣10=15﹣14=1,于是比较这两个数的倒数:
因为,所以,则有.
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与的大小.
【解答】解:∵()2=8+23=11+2,
()2=6+25=11+2,
∴11+211+2,
∴()2<()2,
∵0,0,
∴.
2.(1)填表:
a … 0.000001 0.0001 0.01 1 100 10000 …
… 0.001 ______ 0.1 ___ ____ 100 …
(2)利用上表中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1800,18,则a的值为_________;
(3)当a≥0时,比较和a的大小.
【解答】解:(1)填表如下:
a … 0.000001 0.0001 0.01 1 100 10000 …
… 0.001 0.01 0.1 1 10 100 …
故答案为0.01,1,10;
(2)根据题意得a=3240000.
故答案为3240000;
(3)当0<a<1时,a;
当a>1时,a;
当a=0或a=1时,a.
知识点5 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1、熟记常用的完全平方数和立方数
2、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这个实数-这个实数的整数部分.
【典例】
已知a,b分别是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那么2a﹣b的值是____
【答案】
【解析】解:∵3<<4,
∴﹣4<﹣3,
∴6﹣4,

∵a,b分别是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a=2,b=(6﹣)﹣2=4﹣,
∴2a﹣b=2×2﹣(4﹣)=,
【方法总结】
本题难点是求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首先判断的范围,因为9<13<16,所以,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和关于原点对称,可得,则,所以是一个大于2小于3的实数,其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所以a=2,b=.
【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1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
又例如:
∵,即23,
∴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2).
请解答:(1)的整数部分是___,小数部分是___.
(2)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3)已知:10x+y,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
【解答】解:(1)∵45,
∴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部分是 ,
故答案为:4,4;
(2)∵23,
∴a2,
∵34,
∴b=3,
∴a+b2+31;
(3)∵1<3<4,
∴12,
∴11<1012,
∵10x+y,其中x是整数,且0<y<1,
∴x=11,y=10111,
∴x﹣y=11﹣(1)=12,
∴x﹣y的相反数是﹣12;
2.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22<7<32,即23,∴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2.
请解答:
(1)的整数部分是___,小数部分是___.
(2)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3)已知:x是3的整数部分,y是其小数部分,请直接写出x﹣y的值的相反数.
【解答】解:(1)的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是3;
故答案为:3;3;
(2)∵4<5<9,
∴23,即a2,
∵36<37<49,
∴67,即b=6,
则a+b4;
(3)根据题意得:x=5,y=352,
∴x﹣y=7,其相反数是7.
3.阅读理解.
∵,即23.
∴11<2
∴1的整数部分为1,
∴1的小数部分为2.
解决问题:已知a是3的整数部分,b是3的小数部分.
(1)求a,b的值;
(2)求(﹣a)3+(b+4)2的平方根,提示:()2=17.
【解答】解:(1)∴,
∴45,
∴13<2,
∴a=1,b4;
(2)(﹣a)3+(b+4)2=(﹣1)3+(4+4)2=﹣1+17=16,
∴(﹣a)3+(b+4)2的平方根是±±4.
知识点6 实数的运算
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
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实数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典例】
1.计算:+|3﹣|+﹣+|4﹣|.
【解析】解:+|3﹣|+﹣+|4﹣|
=(﹣2)++﹣
=
=
=0.
【方法总结】
1、运算顺序:先开平方、开立方、去绝对值;
2、化简后,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分别计算.
【随堂练习】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那么和我们所学的实数对应起来就叫做复数,表示为a+bi(a,b为实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
例如计算:(2+i)+(3﹣4i)=(2+3)+(i﹣4i)=5﹣3i
(1)填空:i3=____,i4=___.
(2)填空:①(2+i)(2﹣i)=___; ②(2+i)2=______.
(3)若两个复数相等,则它们的实部和虚部必须分别相等,完成下列问题:已知,(x+y)+3i=1﹣(x﹣y)i,(x,y为实数),求x,y的值.
(4)试一试:请利用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将化简成a+bi的形式.
(5)解方程:x2﹣2x+4=0.
【解答】解:(1)i3=i2 i=﹣1 i=﹣i,i4=i2 i2=﹣1×(﹣1)=1,
故答案为:﹣i,1;
(2)①(2+i)(2﹣i)=4﹣i2=4+1=5,
②(2+i)2=4+4i+i2=4+4i﹣1=3+4i,
故答案为:5、3+4i;
(3)由题意知,
解得:;
(4)i;
(5)∵x2﹣2x=﹣4,
∴x2﹣2x+1=﹣4+1,即(x﹣1)2=﹣3,
则(x﹣1)2=3i2,
∴x﹣1i或x﹣1i,
∴x=1i或x=1i.
2.已知x,y,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xy+y2;
(2).
【解答】解:(1)∵x,y;
∴x+y;xy=1.
原式=(x+y)2﹣3xy=()2﹣3×1=5﹣3=2;
(2)原式5.
综合运用
在实数、﹣3、0、、3.1415、π、、、2.123122312233…(不循环)中,无理数的个数为_________个.
【答案】4
【解析】解:先化简:=﹣1,=12,
,,开方开不尽,是无理数,
2.123122312233…(不循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π,是无理数,
所以无理数共有4个
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答案】1﹣或1+
【解析】解:根据数轴的特点,数轴上与表示1的距离为的点有两个:
该点可能在1的左侧,则为1﹣;
也可能在1的右侧,即为1+.
故答案为:1﹣或1+.
比较大小:+1_______4;3﹣1_______1+2(填“>”“<”或“=”).
【答案】>,<
【解析】解:(1)∵9<11<16
∴3<<4,
∴4<+1<5,
所以+1>4.
故答案为:>.
(2)∵3﹣1﹣(1+2)=﹣2,
1<<2,
∴﹣2<0,
∴3﹣1﹣(1+2)<0,
∴3﹣1<1+2,
故答案为:>,<
4.在下列各数﹣3.21,,5,,,﹣π,,0,,0.121121112中:
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理数有{}
负实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在﹣3.21,,5,,,﹣π,,0,,0.121121112中,
整数有{ 5,0 }
有理数有{﹣3.21,5,,,0,,0.121121112 }
无理数有{,﹣π, }
负实数有{﹣3.12,﹣π,}.
5.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
﹣,,0,.
【解析】解:
在数轴上表示﹣,,0,,如下

﹣<0<<.
6.若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a2+b﹣的值.
【解析】解:∵9<13<16,
∴3<<4,
∵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
∴a=3,b=﹣3,
∴a2+b﹣=9+﹣3﹣=6.
7.介于两个相邻的整数a、b(a<b)之间,求a+b的值.
【解析】解:∵64<99<125

∴4<<5,
∴a=4,b=5,
∴a+b=4+5=9,
8.计算:
(1)|﹣3|+﹣.
(2)|﹣5|+(﹣2)2+﹣﹣1.
(3)×﹣23×
【解析】解:(1)|﹣3|+﹣
=3﹣+﹣3
=﹣.
(2)|﹣5|+(﹣2)2+﹣﹣1
=5+4+(﹣3)﹣﹣1
=5+4+(-3-2-1)
=9+(﹣6)
=3.
(3)×﹣23×
=×﹣23×
=2×﹣8×
=3﹣2
=1
1 / 22第2讲 实数
知识点1 无理数的概念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例如等都是无理数
类型:(1)所有开方开不尽的数都是无理数.
(2)化简后含的数是无理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典例】
下列实数:,,,3.14,,0,10.12112111211112…,π﹣2,中,属于无理数的有_____个
【方法总结】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化简后的结果.例如:=4,是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一个无理数加上或减去一个有理数,也是无理数,例如:π﹣2.
【随堂练习】
1.(1)写出两个负数,使它们的差为﹣4,并写出具体算式.
(2)说说“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积一定是无理数”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
2.已知实数:﹣3,2,4.请用学过的运算对其进行计算,使其结果分别是(1)负有理数;(2)无理数.(要求:1.每种结果都只要写出一个;2.每个数和每种运算都只出现一次;3.先写出式子后计算结果)
知识点2 实数的概念
1、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
2)按正负分:
3、小数与无理数,有理数的关系:
(1)有限小数(如:3.14,0.8)→可化为分数→是有理数;
(2)无限循环小数(如:)→可化为分数→是有理数;
(3)无限不循环小数(如:4.23598…)→不可化为分数→是无理数.
【典例】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0.101001,﹣|﹣2|,,,
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 };
负整数集合:{___________ };
负分数集合:{______________ };
无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 }.
【方法总结】
实数分类,需要先把实数化简,看化简后的形式.
上题中﹣0.101001后面没有省略号,所以是个有限小数,因为所有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所以﹣0.101001也是负分式,同理也负分数;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随堂练习】
1.把几个数用大括号囤起来,中间用逗号断开,若:{1,2,8}、{﹣0.2,,,20%},我们称之为集合,其中的数称其为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集合满足:当有理数a是集合的元素时,有理数8﹣a也必是这个集合的元素,这样的集合我们称为“好的集合”.例如集合{8,0}就是一个友好集合.
(1)请你判断集合{2,3},{﹣2,1,4,7,10} 是不是友好的集合;
(2)请你再写出满足条件的两个友好集合的例子(不要写题目中已经出现的);
(3)写出所有的友好集合中,元素个数最少的集合.
2.分有四个实数分别为32,,,
①请你计算其中有理数的和.
②若x﹣2是①中的和的平方,求x的值.
知识点3 实数与数轴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与规定有理数的大小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典例】
如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______
【方法总结】
1、由“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可知“CA=AB”;
2、求“点C所表示的数”可以先求点C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即OC的长,利用OC=OA+AC求解.
3、由于C点在原点左侧,所以表示C点的数为负数.
【随堂练习】
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B在A点左边),且AB=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____;
(2)点P所表示的数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3)C是AP的中点,D是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CD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CD的长.
2.如图,已知点A、B、C是数轴上三点,点C表示的数为9,BC=6,AB=18.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
(2)若动点P从A出发沿数轴匀速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6个单位,M为AP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则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3)若动点P、Q同时从A、C出发,分别以6个单位长度每秒和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匀速向右运动.N在线段PQ上,且PNPQ,设运动时间为t(t>0)秒,则数轴上点N表示的数为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3.如图,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点A表示的数为13,点B表示的数为﹣5,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BP=____,点P表示的数_______(分别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点P运动多少秒时,PB=2PA?
(3)若M为BP的中点,N为PA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
知识点4 无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常用方法:
(1)实数的性质:正实数大于0,负实数小于0;两个正实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实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法:数轴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
(3)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a>0,b>0,
若a>b,则;
若a<b, 则;
若a=b,则.
(4)作差法: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5)作商法:a>0,b>0,
若>1,则a>b;
若=1,则a=b;
若<1,则a<b
(6)特殊值法:对于较复杂问题,可以代入一个符合条件的数,求出具体数值后再比较.
备注:,
【典例】
1.(1)求出下列个数:①2的平方根;②﹣27的立方根;③的算术平方根.
(2)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表示在下图中的数轴上;
(3)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
2. 比较大小:______,_____.(填“>”或“<”),
【方法总结】
第一题,判断一列数的大小,可以把所有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按照“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可直观的判断这列数的大小关系.
第二题,实数比较大小可以用做差法,例如:和,分母一样,分子做差,得,所以>;当两个实数不能用开平方法和做差法判断大小时,可以先判断实数的范围,例如:,因为,所以,分子,可得,又因为,所以可得,即.
【随堂练习】
1.课堂上老师讲解了比较和的方法,观察发现11﹣10=15﹣14=1,于是比较这两个数的倒数:
因为,所以,则有.
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与的大小.
2.(1)填表:
a … 0.000001 0.0001 0.01 1 100 10000 …
… 0.001 ______ 0.1 ___ ____ 100 …
(2)利用上表中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已知1800,18,则a的值为_________;
(3)当a≥0时,比较和a的大小.
知识点5 估计无理数的大小
1、熟记常用的完全平方数和立方数
2、一个实数的小数部分=这个实数-这个实数的整数部分.
【典例】
已知a,b分别是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那么2a﹣b的值是____
【方法总结】
本题难点是求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首先判断的范围,因为9<13<16,所以,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和关于原点对称,可得,则,所以是一个大于2小于3的实数,其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所以a=2,b=.
【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
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1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
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
又例如:
∵,即23,
∴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2).
请解答:(1)的整数部分是___,小数部分是___.
(2)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3)已知:10x+y,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
2.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出来,于是小明用来表示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22<7<32,即23,∴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2.
请解答:
(1)的整数部分是___,小数部分是___.
(2)如果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3)已知:x是3的整数部分,y是其小数部分,请直接写出x﹣y的值的相反数.
3.阅读理解.
∵,即23.
∴11<2
∴1的整数部分为1,
∴1的小数部分为2.
解决问题:已知a是3的整数部分,b是3的小数部分.
(1)求a,b的值;
(2)求(﹣a)3+(b+4)2的平方根,提示:()2=17.
知识点6 实数的运算
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
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实数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典例】
1.计算:+|3﹣|+﹣+|4﹣|.
【方法总结】
1、运算顺序:先开平方、开立方、去绝对值;
2、化简后,有理数和无理数可以分别计算.
【随堂练习】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那么和我们所学的实数对应起来就叫做复数,表示为a+bi(a,b为实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
例如计算:(2+i)+(3﹣4i)=(2+3)+(i﹣4i)=5﹣3i
(1)填空:i3=____,i4=___.
(2)填空:①(2+i)(2﹣i)=___; ②(2+i)2=______.
(3)若两个复数相等,则它们的实部和虚部必须分别相等,完成下列问题:已知,(x+y)+3i=1﹣(x﹣y)i,(x,y为实数),求x,y的值.
(4)试一试:请利用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将化简成a+bi的形式.
(5)解方程:x2﹣2x+4=0.
2.已知x,y,求下列各式的值:
(1)x2﹣xy+y2;
(2).
综合运用
在实数、﹣3、0、、3.1415、π、、、2.123122312233…(不循环)中,无理数的个数为_________个.
数轴上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比较大小:+1_______4;3﹣1_______1+2(填“>”“<”或“=”).
4.在下列各数﹣3.21,,5,,,﹣π,,0,,0.121121112中:
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理数有{}
负实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
﹣,,0,.
6.若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求a2+b﹣的值.
7.介于两个相邻的整数a、b(a<b)之间,求a+b的值.
8.计算:
(1)|﹣3|+﹣.
(2)|﹣5|+(﹣2)2+﹣﹣1.
(3)×﹣23×
12 /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