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同步练习: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误差 长度的特殊测量(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同步练习: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2课时 误差 长度的特殊测量(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11: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误差 长度的特殊测量
知识点 1 误差
1.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________,为了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
A.读数时,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
B.未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
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就把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良,误差就可以消除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
D.误差是测量时态度不认真而引起的
知识点 2 长度的特殊测量
4.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如图图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5.要测量如图图图所示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6.测一张纸大约有多厚,甲、乙、丙、丁四人分别说出了各自的观点,你认为合理且可行的是(  )
A.甲:直接用三角板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B.乙:先测量2张纸的厚度
C.丙:先测量同类50张纸的厚度
D.丁:先测量同类10000张纸的厚度
7.如图图图所示,将铁丝紧密地缠绕在铅笔上,共缠绕38圈,读出38圈铁丝的长度为______cm,铁丝的直径是________cm;如图图果测量时缠绕得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如图图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管状工件的管壁厚,则该工件管壁的厚度是(  )
A.5.0 mm B.4.50 mm
C.19.0 mm D.24.00 mm
9.用一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受冷刻度尺收缩了,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将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0.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测几次求平均值,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B.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11.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图图下:12.43 cm、12.44 cm、12.44 cm、12.43 cm、12.19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4 cm B.12.43 cm
C.12.435 cm D.12.39 cm
1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同样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一支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车轮的周长L
D.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13.下列测量圆柱体底面周长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点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紧绕一圈,量出圆柱体上这段丝线的长度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D.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14.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如图图图甲所示,地图比例为1∶35000000。用细线沿图上铁路线截取相同的一段,拉直后的长度如图图图乙所示,请用文具盒中的刻度尺(或三角板)量出图上郑州到上海的曲线距离为________mm,则郑州到上海铁路线的实际长度约为________km。
15.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
(1)甲、乙、戊三名同学的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________,这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________同学,这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丙与其他同学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________不同。
(4)如图图果(3)中四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__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这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____________cm。
16.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图图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量出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
C.用细铜丝的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题|  展|  示
17.[2020·福建]如图图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18.[2018·恩施州]如图图图所示,圆锥体的高为________cm。
答案
第2课时 误差 长度的特殊测量
1.小 取平均值  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2.C
3.C  误差与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产生原因及特点均不相同,故A错误;方法正确,仪器精良,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都可减小误差,故C正确;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它的产生与测量的人和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测量时态度不认真往往引起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D错误。
4.D
5.B  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且不方便,故A错误;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合理可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故B正确,D错误;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
6.C
7.5.00 0.13 偏大
8.A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该管状工件外壁左侧对应的刻度为6.0 mm,外壁右侧对应的刻度为24.0 mm,外壁的直径为L1=24.0 mm-6.0 mm=18.0 mm;该工件管壁内壁左侧对应的刻度为11.0 mm,内壁右侧对应的刻度为19.0 mm,内壁的直径为L2=19.0 mm-11.0 mm=8.0 mm;两个管壁厚为D=L1-L2=18.0 mm-8.0 mm=10.0 mm,则该工件管壁的厚度:d===5.0 mm,故A正确。
9.A  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刻度尺受冷收缩了,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小,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大。
10.B 
11.A
12.D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同样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这是采用化小为大的方法,故A方法正确;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紧密缠绕在一支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这是采用化小为大的方法,故B方法正确;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车轮的周长L,这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故C方法正确;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一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故D方法错误。
13.D 
14.28.0 980  线段AB的长度为28.0 mm,铁路线的实际长度:L=28.0 mm×35000000=9.8×108 mm=9.8×108×10-6 km=980 km。
15.(1)误差 不可以 
(2)丁 可以 
(3)分度值
(4)丙 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12.82
(1)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不可以消除的。
(2)观察五名同学的测量结果可知,丁同学的测量结果是14.82 cm,其他同学的测量结果都在12.80 cm左右,所以丁同学的测量结果明显错误,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3)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丙同学读出的12.8 cm,应是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测出的,其他同学选用的是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
(4)如图图果(3)中四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丙同学的测量结果没有估计值,是错误的。
(5)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则只有甲、乙、戊三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则钢笔的长度为L=≈12.82 cm。
16.(1)A C 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 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2)DBEF(或DEBF)
17.C 
18.3.25  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圆锥体顶端三角板下边缘对应的刻度为1.75 cm,圆锥体底部对应的刻度为5.00 cm,所以圆锥体的高为h=5.00 cm-1.75 cm=3.25 c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