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响度、音调、音色
知识点 1 响度
1.物理课上,小明回答问题声音太小,离他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儿。这里的”声音大一点儿”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通过这个现象,我们还发现声音的这一特性与________有关。
2.如图图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一次轻拨钢尺,一次用力拨动,听声音的不同。实验发现:越用力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__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站在离钢尺越近的地方,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__。说明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3.[2020·福建]下列词语中,用来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
A.震耳欲聋 B.声如图图洪钟
C.轻声细语 D.鼾声如图图雷
知识点 2 音调
4.物理学中,我们把声音的________称为音调。频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频率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如图图果声源每秒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________;有一音叉,它的频率为386 Hz,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图图所示,用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纸片发出的音调不同。当齿数较少时,听到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齿数较多时,听到声音的音调较________,说明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________越低,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6.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历”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________(选填”高”或”低”),由此可认为男生在”变声期”,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
知识点 3 音色
7.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8.[2020·北京]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9.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但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10.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11.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 )
A.有回声
B.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
C.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
12.[2020·广州]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 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13.[2020·宜昌]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描述音调的是( )
A.男高音歌唱家
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C.引吭高歌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4.如图图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
15.如图图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于二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是根据音色
B.演奏前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音调
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二胡下面的共鸣箱可以改变音色
16.[2019·桂林]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7.如图图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_____,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越大。
18.如图图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
19.[2020·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0.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图图所示。制作完成后,经调节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图甲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________的关系。
(2)小林在图乙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他的做法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________来奏出委婉如图图歌的曲调的。
考| 题| 展| 示
21.[2020·佳木斯]如图图图所示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的是( )
22.[2020·鄂尔多斯]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东用如图图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图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传播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
C.传播过程中音色保持不变
D.传播过程中响度保持不变
答案
第1课时 响度、音调、音色
1.响度 距离
2.越大 越大 越大 振动幅度
距发声体的远近
3.C 震耳欲聋、声如图图洪钟意思是声音很大,说明响度特别大,故A、B不符合题意;轻声细语意思是声音非常小,说明响度小,故C符合题意;鼾声如图图雷形容睡觉时的鼾声非常大,也就是响度特别大,故D不符合题意。
4.高低 振动快慢 赫兹 Hz 100 Hz
音叉每秒振动386次
5.低 高 频率 频率 频率
6.低 音调
7.音色 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小明是根据音色辨别钢琴和二胡的声音的。
8.C 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9.B 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把锁打开。
10.B 扩音器的作用是把音量放大,让声音传得更远,声音经过扩音后响度变大。
11.B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音叉还在振动,但振幅变小了。
12.C (1)由题知,甲音叉每秒振动256次,即甲音叉振动的频率为256 Hz;乙音叉发声时振动的频率为512 Hz。因为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甲音叉振动的频率小于乙音叉,故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2)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不知道甲、乙音叉发声的振幅关系,无法比较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
13.A 男高音歌唱家指的是音调高,故A符合题意;高声喧哗、引吭高歌、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14.C 用嘴依次吹瓶口,瓶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丁中的空气柱最短,振动最快,发声的音调最高,即丁的音调最高,故A、B错误;由于瓶中装有水的多少不同,导致敲击时,瓶和水振动快慢就不同,甲中水少,振动最快,发声音调最高,即甲的音调最高,故C正确,D错误。
15.D 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两者的音色不同,A正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琴弦振动时频率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B正确;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正确;共鸣箱是产生共鸣,使声音更大,响度增大,D错误。
16.C “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17.振动 响度
18.甲和乙 甲和丙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动幅度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19.响度 音调 音色 调节录音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声音没有跑调,说明声音的音调是准的,所以播放出来的声音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是因为音色不同。
20.(1)粗细
(2)不合理 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
(3)长度
(1)由图甲可知,橡皮筋的粗细不同,因此利用图中器材可以探究“四弦琴”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2)弦松紧是一定的,在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需控制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所以他的做法不合理,原因是他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
(3)当琴弦长度改变时,琴弦振动的快慢改变,所以发声的音调就会改变;因此我国京族特有的单一琴弦的乐器独弦琴,主要是通过改变琴弦的长度来奏出委婉如图图歌的曲调的。
21.A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故A符合题意;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不合题意;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空气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22.D 音叉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由示波器的波形图可知,物体振动的快慢是不变的,即音调不变;由图可知音色也不变,但振动的幅度逐渐变小,所以声音的响度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