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同步练习: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同步练习: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12:0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识点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东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图图所示。
(1)实验开始时,小东在图示位置放置好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像成在________cm刻度线和________cm刻度线之间。
(3)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5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像成在________cm刻度线之外。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3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像成在________cm刻度线处。
(5)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4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______。
(6)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45 cm刻度线处,小东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看到烛焰的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1)当u>2f时,f(2)当u=2f时,v=2f,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由此可确定透镜的焦距。
(3)当f<u<2f时,v>2f,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当u=f时,凸透镜________。
(5)当u<f时,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6)__________位置是物体成实像或虚像的分界点,____________位置是物体成放大或缩小像的分界点,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物体总是越靠近________成的像越大。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3.如图图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现把蜡烛放在距该凸透镜35 cm处(如图图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4.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图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
A.倒立、缩小 B.倒立、等大
C.倒立、放大 D.正立、放大
5.物体位于凸透镜前3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缩小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0 cm B.30 cm
C.15 cm D.10 cm
6.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 cm处,可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7.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图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烛焰位于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烛焰位于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若用白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则此时光屏上的像将(  )
A.只剩物体上部分的像
B.只剩物体下部分的像
C.得不到物体的像了
D.仍为整个物体的像,只是比原来暗了
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v-u关系图像如图图图所示。图像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透镜的焦距是10 cm
10.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4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 cm B.7 cm
C.10 cm D.15 cm
11.如图图图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做法中一定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
A.透镜不动,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
B.光屏和蜡烛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
C.透镜不动,蜡烛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
D.透镜不动,蜡烛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
12.[2019·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烛焰与透镜的距离为25 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的距离调整为10 cm,则像是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3.[2020·包头]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如图图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 cm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40 cm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向________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34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 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移动一段距离。
考|  题|  展|  示
14.[2020·郴州]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图果把光屏拿开,则(  )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都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
答案
第2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1)同一高度 (2)倒立 缩小 60 70 
(3)倒立 放大 70 (4)倒立 等大 70 
(5)不成像 (6)正立 放大 虚
2.(1)倒立 缩小 实 (2)倒立 等大 实 (3)倒立 放大 实
(4)不成像 (5)正立 放大 虚
(6)焦点 2倍焦距 焦点
3.15.0 缩小  (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凸透镜的焦距f=15.0 cm;(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C  由图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D 6.A 7.B
8.D  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下半部分凸透镜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故亮度会减弱,故D正确。
9.D  蜡烛在B点时,u=v=2f=20 cm,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 cm;当蜡烛在A点时,由图像可知,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10.C  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14 cm<2f,解得7 cm<f<14 cm,故C符合题意。
11.D  由图示可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当烛焰与光屏对调后,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而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光屏和蜡烛不动,适当移动透镜到某一位置,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像,故B错误;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蜡烛离透镜远些,光屏离透镜近些,可以得到像,故C错误;透镜不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蜡烛和光屏都离透镜远些不能再得到像,故D正确。
12.同一高度 放大 正立 虚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若烛焰与透镜的距离为25 cm,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实像,这个像是放大的;若烛焰与透镜的距离调整为10 cm,物距小于1倍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3.(1)8.0 (2)上 (3)等大 左
(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8.0 cm。(2)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因为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为使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可以向上移动烛焰或向下移动凸透镜或向上移动光屏。(3)将蜡烛移至34 cm刻度线处,物距u=50 cm-34 cm=16 cm,满足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10 cm,物距变大,此时像距变小,像变小,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14.C  用光屏承接的像是实像,它是由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撤去光屏,折射光仍存在,如图图果折射光进入人眼,人就能看到此实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