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同步练习: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 透镜(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上)同步练习: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1课时 透镜(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12: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透镜
知识点 1 透镜的种类
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图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1)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切成五块,如图图图所示,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
知识点 2 透镜对光的作用
3.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透镜。
4.如图图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个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此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5.如图图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下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对光起到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能将光会聚于一点的透镜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6.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通过焦点
7.如图图图所示,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些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都是由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到凸透镜的作用
B.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凸透镜,如图图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可能会被点燃
C.起凸透镜作用的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到凹透镜的作用
知识点 3 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8.如图图图所示,完成下列光路图。
9.如图图图所示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0.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凹透镜只有一个焦点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
C.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
11.一束光在空气中经过凸透镜折射后(  )
A.一定是平行光
B.一定会聚到一点
C.一定是发散光
D.一定比原光束会聚一些
12.[2019·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图图所示操作最合理的是(  )
13.(多选)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一玻璃体如图图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  )
A.可以看作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作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D.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14.同学们在讨论”如图图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图图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______________,”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________位置。
15.如图图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
16.完成如图图图所示的光路图。
17.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了如图图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由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________(填字母)。
(2)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图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
(3)如图图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________的关系”。
考|  题|  展|  示
18.[2020·株洲]炎炎夏日,汽车在露天停车场,如图图图所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19.[2020·连云港]如图图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将光屏放在B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________,将光屏先后放在A、C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1课时 透镜
1.(1)ABD 中间厚、边缘薄
(2)CE 中间薄、边缘厚
2.acde b 
3.会聚 会聚 发散 发散
4.会聚 10.0 
5.发散 凹 不一定
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下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对光起到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此说明,能将光会聚于一点的透镜不一定是凸透镜。
6.B
7.B  薄膜上的积水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太阳光通过此凸透镜发生折射,干草在凸透镜的焦点处时可能会被点燃。
8.如图图图所示
9.如图图图所示
10.B
11.D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束光在空气中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不一定是平行光,不一定是发散光,也不一定会聚到一点,但一定比原光束会聚一些。
12.C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距。
13.AC  两侧的玻璃体均是中间薄、边缘厚,可视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14.凸透镜 焦点
把冰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即可用来取火。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另一面能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较高,把物体放在焦点,达到物体的着火点后,物体被点燃。
15.会聚 小于  太阳光可以看作平行光,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太阳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能形成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能会聚到主光轴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这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透镜的焦距;根据题意可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于白纸最初距凸透镜20 cm,说明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 cm。
16.如图图图所示
17.(1)A、C (2)小 (3)材料
(1)由图可知,根据实验要求,同样材质的只有A和C,且它们的厚度不同,符合实验的探究要求。
(2)由图可知,图乙所示凸透镜的焦距小,而该凸透镜的表面更凸,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的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3)A、B两透镜厚度相同,但材质不同,可以用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18.A  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9.白色 光屏上彩色光带顺序相反 
(1)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白光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B点,所以B点为白色的光;(2)由图可知,经过A和C的光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光屏上彩色光带的顺序是相反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