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13 09: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七年级下册第 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导入:复习提问造纸术的发明及改进? 今天学习另外三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应用、传播及意义。同学们都知道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升北宋雕版印刷术费工、费时经济、省时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及应用战国—“司南”指南针北宋 罗盘针南宋 传到欧洲司 南持罗盘俑持罗盘俑
南宋(1127-1279年)高22.2厘米
1985年江西省临川县朱济南墓出土,江西省临川市上渡辖区文管所藏。
陶涌手中持一罗盘,俑座底部墨书“张仙人”三字,故又称该俑为“张仙人”俑,是古代风水先生的造型。此件为研究旱罗盘出现的时间、造型及作用,提供广可靠的实物资料。指南针(司南)的发明宋朝人的书中谈到
指南针在航海上的
应用,写道:舟师
识地理,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阴晦则
观指南针。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 《萍州可谈》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火药唐朝中期记载制作配方
唐朝末年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在军事上广泛使用13、14世纪 传到欧洲火统铸造于元文宗至顺(1332)年;三.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科学家沈括沈括(1031—1095),杭州钱塘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宋真宗时中进士,授职扬州司理参军,负责观测天象和修订历法。天文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郭守敬(1231---1316)顺德邢台人。元世祖时提升为都水少监。当时主要负责仪器和观测天象,创制了近20件天文仪器,主持了大规模的测量,也作了许多观测。编成《授时历》,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颁行。
晚年, 郭守敬又转归水利工作。领导整修了“通惠河 ”、主持修筑了“白浮渠 ”。 “十二气历”《梦溪笔谈》发现地磁偏角
石油沈括郭守敬《授时历》主持开凿通惠河主持元朝规模空前的的天文测量问题
1. 宋元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
成就有哪些?
2. 为什么宋元时期科技会高度发展?最早的木刻图《炽盛光九曜图》印本
辽(916-1125)纵94.6厘米、横50厘米、山西应县佛光寺塔出土。此印本质地皮纸木刻墨印,然后着色刻工精细、线条道劲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木刻着色立幅中时代最早、篇幅最大、刻印最精的珍品。小结引导学生回忆宋元的历史发展得出: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2)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3)承继隋唐文化,吸收外来文化。
(4)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课后练一练:制作简易指南针。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