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下 16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下 16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13 09: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 16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课标与教材】
1、【解读课标】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2、【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一方面知道明朝时我国的航海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一方面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海外殖民,而是友好相处,宣扬国威,互通有无。通过学习戚继光的抗倭斗争,知道明朝时我国与外国殖民者进行了反侵略的斗争,同时让学生能够明确随着封建制度的衰弱,外来危机开始出现,体会本单元的主题。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难点:本课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重、难点解决方法:试图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可以通过分组查找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的网络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了解郑和下西洋所到国家的自然条件、物产、风土人情等情况;查找澳门的历史沿革情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戚继光抗倭图》等图表,培养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的资料,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思维目标: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本课可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讨论法、讲述法、图示法等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欣赏图片-----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华人”活动开幕,由此引入本课的学习-----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讲授:明确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既交往又冲突。
【学习新课】
一、交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教师课件显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明确地讲解“西洋”的历史范围——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提问:在明朝之前,有没有中国人乘船去过海外
材料: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2、概况
教师课件显示《郑和下西洋盛况》,结合书本知识,让学生填写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到达范围等基础知识。并与外国作比较;
4、历史意义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教师过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到明中后期,中国对外交往主要是以冲突为主。
3、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他当时应具备了哪些条件?”
启发: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的先进造船技术表现。
二、冲突——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简单练习:
(1)倭寇主要来源于_______国,
(2)抗倭英雄是________,我们可以从戚继光身上学习到哪些可贵的精神。
(3)1553年_______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2、教师课件显示“澳门回归”的有关图片,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教学小结】
明朝末年,明政府召开了“关于明朝的外事活动”的新闻发布会,假如你是负责这一活动的大臣,你将会宣布明朝有哪些重要的外事活动?这些活动说明了什么?
【当堂演练】岳飞抗金与戚继光抗倭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不能够正确理解明朝的强盛与外来社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