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课标与教材】
1、【解读课标】
本课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出发,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清朝实行的这些政策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和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密切相联,即清政府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对外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本课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的册封以及驻藏大臣的设置,从而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等,使清朝中央加强对新疆等地区的统治;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则进一步展现了祖国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同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清朝前期的疆域,基本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本课内容虽然主题明确,但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较多,而且西藏、新疆等地区和上册书有联系,由于学过时间较长,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前后联系;同时初一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需要老师更好的加以引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在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城。
2、过程与方法: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历史脉络的走向,注重把握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土尔扈特部千里迢迢回归祖国,是值得我们歌颂的爱国主义行为。
4、思维目标:可联系拉萨2008年“3·14”打砸抢烧事件的现实,结合历史的学习,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西藏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本课可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讨论法、讲述法、图示法等相结合。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讨论对比,分析归纳,初步掌握归纳、分析、比较、判断的学习方法。还可指导部分学生自主收集各种资料,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回顾上节课所学,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的边疆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东北、东南,在国家内部西南、西北的管理也亟待加强。
【学习新课】
一、话西藏
1、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西藏宗教主要是佛教。它有许多派,其中的黄教创始人是宗喀巴,他的弟子中最著名的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他们是西藏佛教地位最高的两位领袖。
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封号和康熙帝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并赐以册印。从此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从而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联系刚才学生复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这些史实,充分说明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补充:乾隆帝与金瓶掣签制度。
介绍2008年3·14藏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结合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看新疆
分析:新疆在什么时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
(1)回部。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
(2)大小和卓的叛乱是回部上层的叛乱,他们分裂祖国,残害维族人民,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
(3)清政府讨伐大小和卓叛乱,注意政策,得到维族人民支持,终于平定了叛乱。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
清政府在平叛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动脑筋:清军为什么能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他们说的对吗?
三、迎回归
看地图、渥巴锡材料: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
分析: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历程艰辛而又矢志不悔,这是为什么?
看图片,了解清朝对土尔扈特部的优待。
四、晒成果
请说出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在巩固国家统一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总结清朝态度:恩威并施。
图示清朝疆域:
【教学小结】
【当堂演练】
学以致用(略)
【板书设计】
19、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话西藏
看新疆
迎回归
晒成果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伯利亚
巴尔喀什湖
太平洋
清朝前期的疆域
葱岭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喜马拉雅山
南海诸岛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清朝中央政府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