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第九章 浮力 章末复习(Word 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594.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沪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7-02 17:52:55 |
12.(2021乐山)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某一位置(如图实线所示),若用一细铁丝(铁丝体积不计)将铁块轻轻向下压较长一段距离后(如图虚线所示),气球受到的浮力、气球和铁块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 ( ) 12.A
A.变小,下沉,变小
B.变小,下沉,不变
C.不变,悬浮,变小
D.不变,悬浮,不变
13.(2021通辽)用密度为0.4×103 kg/m3的泡沫制作长2 m、宽1.5 m、厚30 cm的长方体简易浮桥,浮桥在河水中的最大承重为 kg。此浮桥空载时分别放到海水和河水中,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海和p河,则p海 (选填“>”“<”或“=”)p河。(ρ河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4.(2021福建)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 cm,液面比放入前升高了1 cm,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化了80 Pa,则木块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 Pa,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 N/kg)
15.(2021黔东南州)将边长为0.1 m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木块投入水中。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所示。求:(g取10 N/kg)
(1)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水的浮力。
(2)该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3)木块静止时,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16.(2021江西)地球气候变暖,冰川熔化加剧,是造成海平面变化的原因之一。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与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就能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如图所示是冰川漂浮在海面上的情景,若冰川的质量为m冰,海水的密度为ρ海,水的密度为ρ水,且ρ海>ρ水,g用符号表示。求:
(1)冰川熔化前受到的浮力。
(2)冰川熔化前排开海水的体积。
(3)冰川完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4)推断海平面的升降,并说明理由。
答案
章末复习(三)
【核心要点突破】
1.(1)竖直向上 浮力
(2)密度 体积 深度
2.(2)G排
3.(1)G-F示 (2)ρ液gV排
(3)G (4)F向上-F向下
4.(1)①下沉 ②上浮 ③悬浮
(2)①下沉 ②上浮 ③悬浮
5.(1)相等(或不变) (2)自身的重力 (3)密度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0 F1-F2
命题点2 密度 大于 等于
命题点3 相同 不同
命题点4 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命题点5 自身的重力
命题点6 减小 小于 浮 重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5.体积 密度 深度
实验二 4.等于 G排
5.(1)物体重力的测量值偏大,导致计算出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偏大,使结论不成立
(2)空杯重力的测量值偏大,导致计算出的排开液体的重力偏小,使结论不成立
(3)多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普遍规律
【中考真题链接】
1.C 液体的密度相等,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V甲
3.3 2×103 (1)小球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3×10-4 m3=3 N;
(2)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2 m=2×103 Pa。
4.3.09×104 1.2×104 (1)海水的压强:p=ρ海水gh=1.03×103 kg/m3×10 N/kg×3 m=
3.09×104 Pa;(2)排开海水的体积:V排===1.2×104 m3。
5.(1)空气阻力
(2)气囊受到的浮力:
F浮=ρ空气gV排=1.29 kg/m3×10 N/kg×2.1×103 m3=27090 N。
6.(1)水对杯底的压强:
p1=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000 Pa。
(2)铝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10-3 m3=10 N。
(3)铝块放入后,溢出水的体积:V溢=V水+V铝-V杯=300 cm2×10 cm+1000 cm3-300 cm2×12 cm=
400 cm3,溢出水的重力:G溢=ρ水gV溢=1.0×103 kg/m3×10 N/kg×4×10-4 m3=4 N,水的重力:G水=
m水g=3 kg×10 N/kg=30 N,铝块的重力:G铝=m铝g=2.7 kg×10 N/kg=27 N,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2000 Pa。
7.A
8.B 牙膏皮在甲中沉底,则F甲
10.C
11.D 同一支密度计的重力G一定,由物体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漂浮在两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F甲=G,F乙=G,即F甲=F乙,故A、B错误;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排甲>
V排乙,由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在浮力大小相同时,液体密度ρ甲<ρ乙,故C错误;相同烧杯中放入密度计后,液面高度相同,即烧杯内液体的深度相同,且液体密度ρ甲<ρ乙,由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甲
13.540 =
14.640 6.4 液体的密度:ρ===0.8×103 kg/m3,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0.8×103 kg/m3×10 N/kg×0.1 m×0.1 m×0.08 m=6.4 N;
木块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640 Pa。
15.(1)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0-3 m3=7.5 N。
(2)因木块漂浮,则F浮=G,ρ水gV排=ρ木gV木,ρ木=ρ水=×1.0×103 kg/m3=0.75×103 kg/m3。
(3)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F浮=7.5 N,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750 Pa。
16.(1)冰川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m冰g。
(2)冰川排开海水的体积:
V排====。
(3)冰川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熔化成水的体积:V水==。
(4)因为ρ海>ρ水,所以<,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