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第七章 力与运动 章末复习(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17: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一)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运动状态或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抽象概括出来的)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    或         状态的    叫惯性。惯性大小只和物体的    有关。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二力大小    ,即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二力大小    ,即       。合力方向都与较大力的方向    。
4.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图果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    )
5.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    。
6.物体在     或受到     作用时,都会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
1.惯性与力的区别
区别 惯性 力
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构成要素 只有大小  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构成
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与外界条件的变化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说明  惯性不是力,不能将惯性说成“惯性力”“受惯性作用”和“克服物体惯性”,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异同点 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图例
不 同 点 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保持平衡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一般产生的效果不同
2  没有时间关系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  不一定为同性质的力  一定为同性质的力(若是弹力都是弹力,若是摩擦力都是摩擦力)
相 同 点 1  大小相等
2  方向相反
3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力与运动的关系
受力情况 合力方向与物体 运动方向的关系 物体所处的状态
不受力 合力 为零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受平衡力
合力不为零 在同一 直线上 相同 速度增大,做直线运动
相反 速度减小,做直线运动
不在同一直线上 运动方向改变, 做曲线运动
命题点1 惯性小实验
如图所示,拨动左边的弹性片,它能将砝码与支架之间的硬纸片弹走,然而纸片上的砝码却未被弹走,这是因为  。
命题点2 惯性的利用
如图所示,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斧头由于    ,会继续向下运动。这样,斧头就被套紧了。
命题点3 惯性的危害
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      时,驾乘人员由于    而被撞伤,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命题点4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如图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      。合力的表达式:       。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跟    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表达式:      。
命题点5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命题点6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由实验探究可知,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实验一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毛巾、木板、玻璃板、刻度尺等。
2.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作出标记)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水平表面上,测量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2)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标记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木板的水平表面上,测量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3)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标记处)由静止滑下,滑到铺有玻璃的水平表面上,测量小车在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3.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
接触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大、较大、小) 小车在水平表面上 运动的距离s/m
毛巾表面
木板表面
玻璃板表面
4.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
5.交流与评估
(1)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什么
(2)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若小车运动的水平表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又会怎么样
实验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器材:卡片、钩码、细线、带固定滑轮的平面桌子等。
2.实验过程
(1)如图甲所示,将卡片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卡片的两端各挂1个钩码,观察卡片的平衡状况。
(2)将卡片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挂1个钩码,右端挂2个钩码,观察卡片是否平衡。
(3)将卡片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卡片的两端各挂1个钩码,并把左端的细线(连同钩码)也放在右端的滑轮上,观察卡片是否平衡。
  (4)在实验(1)的基础上,把卡片转动一个角度,如图图乙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观察卡片是否平衡。
(5)在实验(1)的基础上,用剪刀把平衡的卡片剪成两半,观察卡片是否平衡。
3.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4.交流与评估
(1)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质量较小的卡片,以减小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调整两边悬挂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3)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是用静止的物体进行探究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是推理得到的。
类型一 惯性和惯性定律
1.(2021武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C.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2.(2021邵阳)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图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时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 (  )
A.继续向左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竖直向下运动 D.静止不动
3.(2021杭州)小金在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
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
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中惯性大小不变
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4.(2021福建)让滑块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探究“运动的物体如图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是否会一直运动下去”。下列做法能获得结论的是 (  )
A.坚持不懈地进行多次实验探究
B.改进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C.调整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D.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
5.(2021潍坊)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国家滑雪运动队积极训练。如图所示,某运动员沿斜坡滑下,获得一定速度后进入水平赛道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从水平赛道末端飞出,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到斜坡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匀速运动过程中受力平衡,无惯性
B.飞行过程中受力不变,惯性不变
C.飞行过程中惯性变大
D.飞行过程中惯性不变,运动状态不变
6.(2021山西)《流浪地球》是根据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科幻电影。小阳看完这部电影后,兴奋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假如图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同时启动,使地球突然向前加速时……”请你从物理学角度展开想象,站在“流浪地球”上的你将会    ,其原因是        。
7.(2020牡丹江)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请回答:
(1)三次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
(2)实验为了让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采用的做法是  。
(3)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
(4)根据实验结论,可推理得出:若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      运动。
(5)由实验可知,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填字母)。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类型二 力的平衡
8.(2021邵阳)小芳同学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
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对地面的压力
B.小芳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
C.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
D.以上都不是
9.(2021福建)小华在操场上进行爬杆锻炼,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若小华的自重为G,则 (  )
A.f1=f2>G B.f1=f2G>f2
10.(2021嘉兴)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二力平衡时,在轻质塑料片两端的细绳上挂等重的钩码,手放开塑料片后,可观察到塑料片 (  )
A.向左下运动 B.向右上运动
C.仍静止不动 D.转过一定角度
11.(2021贺州)如图所示,甲、乙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受到的重力与甲对乙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021泰安)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木块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拉力F大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D.撤去拉力F后,木块继续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13.(2021襄阳)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为4 N的瓶子静止不动,此时瓶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当对瓶底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20 N的推力时,瓶子仍然保持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14.(2021昆明)联欢会上,小明请大家做一个游戏:左脚和左侧身体紧贴墙面站立静止(如图所示),然后右脚抬离地面,若能使身体仍然保持静止不动者获胜。你认为抬起右脚后,人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不动,原因是    。
15.(2021大庆)如图所示,利用轻杆将小球A固定在小车上,整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以球心为作用点,作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
16.(2021黔东南州)如图所示,重为100 N的货物A随小车B在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画出货物A所受力的示意图。
17.(2021衡阳改编)小华同学用中的装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具体操作如图下:
(1)如图图甲所示,用直径略小于滑轮孔径的铁钉把三个滑轮A、B、C分别钉在木板上,木板竖直挂起待用,用大号缝衣针把细线沿轻质塑料块的中心轴线穿过,并在紧靠塑料块的两侧各打一线结,使塑料块与细线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块不与木板接触。将塑料块两端的细线分别跨过木板上的A、B滑轮,在两线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但    不相等时,这两个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块,把跨过B轮的细线移到C轮上,在两线端挂上相同质量的钩码,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图乙所示;按住塑料块,把跨过C轮的细线移到B轮上,把塑料块转过90°,松手后塑料块由静止开始转动,如图图丙所示。实验表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仅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        ,则这两个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另一同学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图丁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此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塑料块容易扭转
B.塑料块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类型三 力与运动的关系
18.(2021连云港)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B.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运动员百米赛跑后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19.(2021黄石)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说明车有惯性
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20.(2020天水)如图甲所示,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像如图图乙所示。
(1)物体在0~1 s内处于    状态。
(2)物体在第2 s的速度是    m/s。
(3)物体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答案
章末复习(一)
【核心要点突破】
1.没有受到外力 匀速直线 静止
大量经验事实 推理
2.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性质 质量
3.之和 F=F1+F2 之差 F=|F1-F2| 相同
4.静止 匀速直线 零
5.同一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上 零
6.不受力 平衡力 静止 匀速直线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砝码具有惯性
命题点2 惯性
命题点3 紧急刹车 惯性
命题点4 之和 相同 F=F1+F2 之差 较大 F=|F1-F2|
命题点5 杯子的重力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
命题点6 同一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上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4.小 远
5.(1)使小车到达水平表面时的速度相同。
(2)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 3.同一 相等 相反 同一直线上
【中考真题链接】
1.D  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故“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2.D  在左边最高点时,弟弟的速度为零,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3.C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B、D错误;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C正确。
4.D
5.B
6.向后倒 人具有惯性
7.(1)相同 (2)使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3)小 慢 (4)匀速直线
(5)运动状态 (6)D
(1)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2)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可使小车受到不同的阻力。(3)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远,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4)当水平面绝对光滑时,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 N,即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6)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的。
8.C  重力和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小芳和地面上,方向相同,不属于平衡力;小芳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她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属于平衡力;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属于平衡力。
9.C  小华在竖直杆上攀爬,匀速向上运动或匀速向下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G。
10.C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图中塑料片所受的两个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松手后塑料片将保持静止。
11.D
12.D
13.竖直向上 16  (1)瓶子静止,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相反,故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当用20 N的力竖直向上推时,瓶子受三个力作用,竖直向上的推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则f=F-G=20 N-4 N=16 N。
14.不能 支持力和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15.如图图所示
16.如图图所示
17.(1)大小 (2)不在同一直线上 (3)C
18.C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图磁体与磁体之间的作用;用力推车,车未动,此时车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员百米赛跑后要继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19.D
20.(1)静止 (2)0.5 (3)2  (1)由图可知,物体在0~1 s内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
(2)由图可知,物体在第2 s的速度是0.5 m/s。(3)物体在4~6 s内的速度为1 m/s,由v=可知,物体在4~6 s内通过的路程是s=vt=1 m/s×2 s=2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