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10.2 滑轮及其应用(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10.2 滑轮及其应用(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18:1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知识点 1 定滑轮
1.升国旗时,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用它可以改变力的    ,该滑轮的实质是一个    杠杆。若旗子总重为5 N,不计摩擦,则拉力为    N。
知识点 2 动滑轮
2.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为40 N,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为    N;动滑轮实质是一个以    (选填“A”“B”或“O”)点为支点的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3.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总重40 N的物体被匀速提升了20 cm,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及绳端向上移动的距离s分别为 (  )
A.F=40 N,s=0.2 m B.F=40 N,s=0.4 m
C.F=20 N,s=0.2 m D.F=20 N,s=0.4 m
知识点 3 滑轮组
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重为400 N的物体,不计滑轮摩擦、绳重和滑轮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 N
B.人将绳子拉过1 m,物体也上升1 m
C.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D.使用该装置不但能省力,还能省距离
5. 如图所示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F2=    ;F3=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
知识点 4 组装滑轮组
6.人站在地上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用笔画线组装成滑轮组。
7.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如图所示的几种组合中,最省力的是 (  )
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3 N,物体A的速度v=0.2 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滑轮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A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 N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9 N
D.竖直墙受到的拉力为9 N
9.如图所示,小谦想把被台风刮倒的甲树拉正。他把绳子的一端系在乙树上,然后绕过甲树用力拉绳子,这样做有    段绳子拉甲树。如图果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 N的拉力,那么小谦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    N。
10.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将重为150 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2 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 m,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m,物体上升的速度为    m/s;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0 N,则动滑轮重为    N。(不计绳重和摩擦)
11.用滑轮组提升重60 N的物体,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 N,在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12. 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410 N的拉力F,使质量为120 kg的物体A匀速上升了3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g取10 N/kg)
(1)物体A的重力。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动滑轮的重力。
13.(2021江西)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A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m/s;若以动滑轮为参照物,物体A是    的。
14.(2021恩施州改编)如图所示,有人利用该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00 N的物体,若动滑轮重10 N,则F=    N。(不计绳重和摩擦)
答案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1.定 方向 等臂 5
2.270 A 省力
3.D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拉力F=G=×40 N=20 N;绳端上移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为s=2h=2×20 cm=40 cm=0.4 m。
4.A
5.G G G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图甲中 n1=3,F1=G;图乙中 n2=4,F2=G;图丙中n3=5,F3=G。
6.如图图所示
7.C  图A滑轮组有2股绳子承担物重,F1=G;图B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不省力,F2=G;图C滑轮组有3股绳子承担物重,F3=G;D滑轮组有2股绳子承担物重,F4=G。
8.C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n=3,因为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A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说法错误;物体A受到的拉力:F'=3F=3×3 N=9 N,故B说法错误;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物体A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即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9 N,故C说法正确;由图可知,竖直墙受到2股绳子的拉力,所以墙受到的拉力:F拉=2F=2×3 N=6 N,故D说法错误。
9.2 150  用绳子拉甲树时,甲树相当于一个动滑轮,此时有两段绳子拉甲树;不计绳重和摩擦,甲树受300 N拉力,则每段绳子承担的力是×300 N=150 N,所以人对绳子的拉力至少为150 N。
10.2 1 30  图中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n=3,重物上升高度:h===2 m;重物上升的速度:v===1 m/s;由F=得,动滑轮重力:G动=nF-G=3×60 N-150 N=30 N。
11.如图图所示
12.(1)物体A的重力:
G=mg=120 kg×10 N/kg=1200 N。
(2)由图可知,承担总重的绳子股数n=3,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3 m=9 m。
(3)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有F=(G+G动),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3×410 N-1200 N=30 N。
13.0.2 静止
14.2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