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10.5 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下)同步练习:10.5 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2 18: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
知识点 1 机械效率的测量
1.如图所示,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向上拉
C.弹簧测力计必须在静止时读数
D.实验时装置旁的刻度尺必须竖直放置
2.(2020朝阳)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下表所示,第3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 F/N 绳子自由端移 动的距离s/cm 机械 效率η
1 2 10 0.8 30 83.3%
2 4 10 1.5 30 ②
3 6 10 ① 30 *
(1)实验中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表格中编号①的数据应为     ;编号②的数据应为     。
(3)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     。
(4)如图果在第1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N。
知识点 2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下列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
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B.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C.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 D.额外功一定,减小总功
4.用一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
A.改变绕绳方法 B.增加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C.减小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D.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5.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他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测算了各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关于他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根据①②两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B.根据②③两次实验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C.根据该同学的探究结论可知,适当增大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为使实验的结论更具可靠性,应换用不同的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归纳得出普遍规律
6.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图果没有刻度尺,对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只要测出钩码的重力G,然后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选填“匀速”或“变速”)上升,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就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7.如图所示为测量某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 4 0.1 1.8 0.3 74%
2 8 0.1 3.1 0.3 86%
3 8 0.1 2.5 0.4
(1)①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2是用    装置做的实验。
③实验序号3中的机械效率η=    。
(2)通过比较    (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8.用中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物体 种类 物重 G/N 斜面高 h/cm 沿斜面的 拉力F/N 斜面长 s/cm 机械效 率η
1 木块 4 15 1.1 90 60.6%
2 小车 4 15 90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物体所受     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9.(2021遂宁)涪江六桥建筑工地上矗立的塔吊,是用电动机来带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设备。如图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呢 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
验探究,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2 0.1 1.2 0.3 55.6%
2 2 0.2 1.2 0.6 55.6%
3 4 0.1 1.9 0.3 70.2%
4 4 0.1 1.3 0.5 61.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次实验是用图    所示装置来完成的。
(3)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的高度    。
(4)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5)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6)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节约电能,根据以上结论和生活经验,你建议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减轻动滑轮重 B.增加所提物体重
C.机械加润滑油 D.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答案
第五节 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
1.C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先校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竖直拉动时才能保证拉力的力臂正好是动滑轮的直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进行读数,则减小了一部分由于摩擦造成的额外功,因此得出的机械效率与实际值相比偏高,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要测物体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装置旁的刻度尺必须竖直放置,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1)竖直向上匀速 
(2)2.2 88.9%
(3)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0.4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此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测力计示数大小等于拉力大小。(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拉力为2.2 N;第2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88.9%。(3)实验选用的是同一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不变,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4)根据表中数据,第1次实验拉力做的总功:W总1=F1s1=0.8 N×0.3 m=0.24 J,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1=G1h=2 N×0.1 m=0.2 J,拉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1-W有1=0.24 J-0.2 J=
0.04 J,因忽略绳重和摩擦,故所做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
==0.4 N。
3.C 
4.D
5.B  ①②两次实验中绳子的绕法不同,提升的物重相同,机械效率都是70%,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故A正确;②③两次实验使用的是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重不同,②的机械效率小于③,说明同一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B错误,符合题意;通过比较②③两次实验可以看出,适当增大物重可提高机械效率,故C正确;为使实验的结论更具可靠性,应换用不同的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归纳得出普遍规律,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故D正确。
6.匀速 ×100%
7.(1)①匀速 ②乙 ③80%
(2)1、2 越低 
(3)不正确 摩擦力
8.(1)匀速直线 (2)95.2% 摩擦力 (3)0.43
9.(1)匀速 (2)丙 (3)无关 (4)1、3 (5)低
(6)A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