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疏通文章大意,准确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字、词、句的含义。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②学习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而对人生获得一种借鉴与指导,直面今后所面对的人生困惑。
3、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诵读。 ②合作探究,文本释疑。 ③延伸拓展。
课程导入:
(师)子夏为莒父宰,向孔子问政时,孔子是如何告诫这位弟子的?(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师)孔子的话告诉了子夏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做事不要贪图快,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师)你所知道的有哪个成语故事也是揭示这个道理
(明确)揠苗助长。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请学生示范诵读,读准字音。
全班诵读。
细读课文,探讨解疑。
诵读课件展示第一部分内容。
引导学生疏通文章大意:关键字词释义要求学生识记;请学生自主翻译划线句子。
再读课文并思考:
(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
(明确)特点: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配义与道。
浩然之气是合乎道与义的强大、刚健之气,是充满正义、仁义的正气和大气,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完满的精神境界,是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周振甫先生说孟子“所说的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感”。
、如何理解文中所说“至大至刚”?
(课堂延伸,教师进行补充)
人格修养之大(“至大至刚”)
①孟子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上》)
“从其大体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解说:这里所谓的“大人”,可以指统治者,更可以指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因为道德上的成就与原始纯洁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关系。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才可以成为大人。老子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这种单纯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②苏轼之“大勇”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
③林则徐(大和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道与义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明·杨继盛)
这是明代文人杨继盛遭奸相严嵩杀害前留下的一副联,后被李大钊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赠与朋友。前者“辣”代表着勇敢和坚决,代表着一种凛然正气。
课件展示第二部分内容:诵读;疏通大意。
课外补充:告子未尝知义。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孟子曰)“告子先我不动心”……(公孙丑曰)“敢问夫子之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孟子曰)“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孟子·公孙丑上》
研习课文,思考: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
(明确)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课件展示第三部分内容
研习课文: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用在这里有何作用?
(明确)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课堂小结
何谓浩然之气?
(明确)(1)、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
(2)、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
(3)、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明确)无数的仁人志士,把孟子的浩然之气当成反抗外侮,捍卫民族尊严的重要精神武器。他们面对艰难危险能刚直不阿,视死如归,英勇捐躯,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正气歌。
课外补充:
(1)魏明伦《中国性格赋》
谁代表中国性格?我讴歌民族脊梁。董狐笔,屈原诗,苏武节,嵇康琴。忍辱负重,司马千秋史;鞠躬尽瘁,诸葛五丈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盛唐魏征直谏,衰明海瑞上疏。太白佯狂,金銮醉卧;东坡豪迈,赤壁放歌。草堂悲愤,一部诗史;岳阳忧患,百代名篇。才女李清照,巾帼敢作鬼雄颂;戏圣关汉卿,梨园怒写窦娥冤。岳飞满江红,文山正气歌。虎门禁毒,英雄股肱壮华夏;菜市捐躯,君子肝胆比昆仑。鉴湖女侠,秋风秋雨;广州烈士,黄土黄花……壮哉,民族脊梁!伟哉,中国性格!
(2)文天祥《正气歌》(节选)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畅所欲言
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何现实意义?为什么我们要培养“浩然之气”?
结束语: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说“就个性而言,孟子更接近的不是孔子,而是墨子。孟子和墨子,大约是先秦诸子中最’热’的。血也热,心也热,肠子也热。不像孔子,温的;也不像老子和韩非子,冷的。”孟子侠肝义胆,孟子一身正气。我们今天重温圣贤的教诲,希望每个人身上都能有一股浩然之气,不仅在书本上,更要在实际的行动中,用我们的浩然之气去影响他人,做一个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