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
(2)学习和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字词。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
3、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及其策略,以及墨子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思考。
(2)引导学生思考“非攻”学说的启发意义。
【教学重难点 】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
(2)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及文中展示的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手段】朗读、讨论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
师问:能用几个词形容正在看到的小可爱吗?
学生回答,师总结:可爱、阳光、帅气……,他听到这样的称赞应该会比画面上笑得更灿烂,可惜的是他再也听不到了,随后的一场战争,让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岁。如此美好的生命就这样被践踏了。鲁迅先生说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古往今来给人类带来悲剧最多的就是战争了(板书)
一提到战争我立刻想到了儒家先贤孟子的一句话“春秋无义战”,细想这句话还是有外延的,不是所有的战争都是“无义”的,也有正义的。
师问:对于不义之战和正义之战同学们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吗?
不义 侵略
板书 战争{
正义 反侵略
教师总结:放眼当今世界,不义的战争还是失常发生,这让我们更加怀念一个人及他的思想。
二 作者介绍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02面的单元提示,用笔筛选出重要信息(提炼出与墨家墨子有关的信息)
2 PPT展示 教师进一步补充和概括
三 解题
要求:结合课前导读及课后注释明确题目的意思
明确 :非攻--责怪或反对不义的战争
四 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
找两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时发现有问题的地方画出来待读完后指出来)
2对照多媒体展示的重要字音词音准确正音
3 梳理文义(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自行梳理)
4大屏幕展示文中重要字词句,找学生逐个翻译。
五 文本探究
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是以知天下君子,辩义与不义乱也。
2 思考: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个中心论点的出场方式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大一样
思考后明确:最后出场
《琵琶行》里有句话“千呼万唤始出来”
3 具体探究:①作者是如何千呼万唤的?
明确: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帐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非之 从而誉之 攻国
↑
杀无辜人 非之 罚之 亏人愈多
↑
板书 取人牛马 非之 罚之 亏人愈多
↑
偷鸡摸狗 非之 罚之 亏人愈多
↑
窃人桃李 非之 罚之 亏人自利
罪 众人 为政者 因
②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又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不辨黑白,不辩甘苦。中心论点呼之欲出,水到渠成。
板书 君子不辩
问:大家知道这是大不义吗?你认为国君是真不辩呢还是加不辨呢?
明确:国君肯定能分辨义与不义,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政治野心罢了。
总结:从古到今也许在一些特殊的年代,战争是解决问题,推动历史进步的有效途径,但绝大部分的战争是不义的,对于不义的战争仅仅是“非”就可以了吗?如果战争是一场病,如何来治?
墨子的药方--兼爱天下 ,包容
孔子的药方--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的药方--不忍人之心
六 迁移拓展
1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个世界的一点愿望
2 观看一个短片
七、布置作业: 阅读鲁迅小说《非攻》,写一篇名为《走进墨子》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