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2 19:1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谁代表中国性格?我讴歌民族脊梁。董狐笔,屈原诗,苏武节,嵇康琴。忍辱负重,司马千秋史;鞠躬尽瘁,诸葛五丈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盛唐魏征直谏,衰明海瑞上疏。太白佯(yáng)狂,金銮(luán)醉卧;东坡豪迈,赤壁放歌。草堂悲愤,一部诗史;岳阳忧患,百代名篇。才女李清照,巾帼敢作鬼雄颂;戏圣关汉卿,梨园怒写窦娥冤。岳飞满江红,文山正气歌。虎门禁毒,英雄股肱(gōng)壮华夏;菜市捐躯,君子肝胆比昆仑。鉴湖女侠,秋风秋雨;广州烈士,黄土黄花。五四精英,满天星斗;二七劳工,遍野苍生。八年抗战烽火,亿民爱国热潮。怒吼兮,黄河;高耸兮,太行。风起青纱帐,云涌主战场,伏击平型关,血战台儿庄……壮哉!民族脊梁!伟哉!中国性格!
——魏明伦《中国性格赋》
最具有浩然之气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总有一种能量,光芒万丈,让人世间念念不忘;总有一群身影,刻骨铭心,成为一个民族记忆;总有一些名字,荡气回肠,把心中的信念传递。天地存肝胆,江山留正气,一个又一个凝聚着浩然之气的人物,他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和现实生活中留下感人的事迹,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评选流程
1、前期工作:
细读“浩然之气”的首创者—孟子留下的《孟子.公孙丑上》选段,明确评选规则;
2、正式评选:
为你心目中最具有浩然之气的人投上一票并为他写上一段最精彩最恰当的颁奖词。
文本探究:
学习《孟子.公孙丑上》选段
①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 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元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选段
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敢问夫子恶乎长:恶 通“何”,什么,哪里
行有不慊于心:慊 通“惬”,快心、满意
2、古今意义:
无是,馁也(是:古义,这;今义,表肯定判断 。)
今日病矣(病:古义,疲累,倦困;今义,疾病。)
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正:古义,预期;今义,端正。)
3、词类活用
以其外之也
(外:方位名次活用作动词,把……看成身外之物。)
4、特殊句式
敢问夫子恶乎长 宾语前置句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定语后置句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判断句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判断句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判断句
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4分)
②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3分)
③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4分)
重点句子翻译
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②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③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译文:
①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的,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
②它作为一种气,和义与道相配合;没有这些,就会萎靡不振了。
③这气是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做一件合乎义的事就取得它的。行为上有了问心有愧的情况,(气)就萎缩了。”
重点句子翻译
文本探究一:
思考:
本章的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
关键词是浩然之气,论题是何谓浩然之气
文本探究一:
思考:
孟子在文中所说的“浩然之气”有哪些特点?
1、至大至刚
2、配义与道
3、集义所生
4、行慊于心
5、勿正、勿忘、勿助长
思考:揠苗助长的寓言有何作用?
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能急于求成,妄自助长它。
迁移引申
纵观历史和现实生活,在你心中谁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为什么?
颁奖词
示例:
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分秒计算自己的生命。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共和国的光辉事业而奋斗,为全人类的和平共处而奔走。他一生持之以恒地做着合乎道义的事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历史的天空下演绎出不朽的传奇。他是周恩来,我们心目中最具有浩然之气的人!
所以本则中所谓的浩然之气,实际上是一种由长期修养道德,践履道义而产生的,对人对已毫无愧怍的充实完满的精神境界。
我们必须要知道一个人的浩然之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通过后天不断的修炼与培养,才聚集达到的。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向以往的圣贤学习,而且我们还必须记住文中的一句话,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耕云先生曾经指出: “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做,不可做的事情断然不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培养出浩然之气,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天地存肝胆,江山留正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