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2 19:2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字音辨识
塞于天地(  )  馁也(  )   不慊(  )
揠苗(  )    槁(  )     畎亩(  )
答案: sāi něi qiè/yà ɡǎo quǎn






1.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
【明确】(1)直养无害,它是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正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
  (2)配义与道,有这种浩然正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定。
  (3)集义无馁,指平时集义养气,不放弃,长时间坚持才可以。
  (4)勿正勿忘,勿助长也,指要做集义养气的事情,但不要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急于促使它成长。
3.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
【明确】(1)作为大丈夫,应当遵循仁义道德,不论得志与否,都不忘坚持自己的志向。
  (2)不管什么时候,对仁义道德的践履都是毫不松懈和改变的:富裕和显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穷和低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权势和压力不能屈服他的志,这才叫大丈夫。
5.孟子为了将自己的观点阐发得生动而有感染力,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
艺术手法 分 析
巧用寓言 论述养成浩然之气需要日积月累,而不能急于求成时,运用了“揠苗助长”的寓言进行说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
妙用比喻 在批评公孙衍、张仪的时候,孟子以女子出嫁母亲训导为喻,讽刺公孙衍、张仪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之见,既诙谐幽默,又达到了讽喻的目的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 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 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 欹枕江南烟雨, 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 都镜净, 倒碧峰。 忽然浪起, 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译文 注释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注:①此词于公元1082年(元丰六年)六月作。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平山堂:公元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
1.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亭子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B.词的上片还描写了扬州平山堂的优美景色,表达了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C.词的下片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D.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 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B
2.从写法上看,全词最突出的特点是虚实结合。请具体分析作者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
2.上片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水天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致,以及亭台窗户色彩犹新的特点,境界空阔,色彩鲜明;接着回忆了在平山堂上所见的烟雨迷蒙、若隐若现、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意对即可)
第四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周传金
  周传金,一名“90后”男孩。面对
陌生女孩被窃,周传金勇敢出手相助,
被小偷砍成重伤。他用行动证明,我们身边不缺少好人,见义勇为的美德依然在生活中闪耀。
  一天中午,周传金在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火车站的进站大厅,发现一个小偷正在窃取一个女孩身背的双肩背包里的一部手机。周传金没有丝毫犹豫,冲了上去,左手死死抓住小偷的衣领,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把小偷往旁边的地铁站站务窗口拉。气急败坏的小偷掏出一把刀,对准周传金的左手狠狠地连砍两刀,致周传金手部肌腱断裂,鲜血喷涌而出,小偷趁机逃窜。当时周传金已经出现晕血症状,被周围群众送往医院。
  失主小徐为感谢周传金,为他垫付了一万元医疗费。周传金了解到小徐刚大学毕业没有什么积蓄,这一万元也是她向亲朋好友借的。周传金坚决要把这一万元退还给小徐,小徐坚持不要,两人为此没少“争执”。一时间,这个“抢”付医药费的故事在医院里流传开来,这位“90后”英雄也成为了医院里的焦点。
  【点评】和平年代,我们可能很少会处于民族危亡的关头,可能不需要我们为民族大业杀身成仁。但作为平凡人,我们在别人利益受到侵害时,同样可以做到有气节,有操守,有正义,为人民利益,舍生取义,让自己充满浩然正气。
神圣的尊严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
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
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
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
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
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
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
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齿。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