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欲速则不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哪些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面对无知(1、2)
对待错误(3、4、5)
与人相处(7)
从政治国(8、10)
为人处世(6、9、11、12)
课堂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分享阅读体会。
思考:
1.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实事求是,正视自己的无知是不是就要安于自己的无知呢?关于这一点,孔子又是怎么说的呢?
君子之过与小人之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君子之过
温家宝总理 2009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给新华社总编室发来了一封更正信,更正信中称:“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
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
②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
③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宽以待人
民(人)无信不立
徙木为信
尾生抱柱
徙木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商君列传》)
尾生抱柱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
知之为知之 不知网络知
青松 作者:陈毅 元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鲁迅先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结
面对无知(1、2)——实事求是
对待错误(3、4、5)——知错能改,不文过饰非
与人相处(7)——责己严、待人宽
从政治国(8、10)——欲速则不达、民无信不立
为人处世(6、9、11、12)——讲诚信,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进
……
体悟探究
联系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课堂总结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