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四、尊生》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四、尊生》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2 19: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选读
尊 生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在儒家思想里,孔子、孟子等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的?
尊:甲骨文像双手捧着酒坛。表示手捧酒坛,献礼祭拜。
生:指事字,在草叶(屮)下面加一横表示地面的指事符号。表示新芽破土而出。
复述故事,感悟生命
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中的三个故事。
要求:
1.叙述的口吻适当夸张一点,突出形象特征,表达自己的感情。
2.要注意口语化,不要仅仅是翻译。
3.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情况下,适当想象补充。
复述故事,感悟生命
听了这三个故事,同学们想到了关于生命的哪些方面?用一句话表达一下。
比较探讨,理解生命
在课文中找一找,庄子是如何看待这三个故事的?用原文回答。
①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
②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③无所可用,为予大用。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比较探讨,理解生命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孔子、孟子的生命观,仿照这些成语提炼一些词语,来概括庄子的尊重生命的思想。(可以根据需要更改个别字词)
①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
②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③无所可用,为予大用。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拓展探究,体味生命
结合儒家的仁义观点和庄子学派的生命观,说一说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有何区别?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p.26)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拓展探究,体味生命
假设孟子和庄子某天相见,关于尊重生命,意见分歧,孟子说“舍生取义”,庄子说“天下虽重,勿以害生”,如果你是孟子或庄子,你如何说服对方?
拓展探究,体味生命
你认为可不可以辩证看待儒家和道家的生命观?试举例说明。
延伸阅读,敬畏生命
“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p.26)“像对自己的生命意志采取敬畏生命的态度一样,对所有的生命意志也采取敬畏生命的态度”。(p.307)
——[法]阿尔贝特·施韦泽
延伸阅读,敬畏生命
查阅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在阅读中体悟“伦理地肯定世界和生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