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新题型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新题型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2 20: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拨云见月
——2023届高三小说阅读新题审题指导
你准备好了吗?
小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人物、情节、环境、主旨 、手法、语言
你的必杀技是什么呢?
四循环
+
结构
+
读者
测一测
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蝼蚁》)
①一方面,士兵身上有着一般的人性,他爱自己的孩子和兄弟,渴望战争结束,回到家乡。
②另一方面,他深受法西斯思想毒害,认为杀人是结束战争的正确方式,以致冷酷残暴,泯灭了人性和良知。
比一比
(1)“心灵辩证法”指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心理描写的特点。托尔斯泰擅长细腻的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辩证过程,本小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中对聂赫留多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6分)(《复活》节选)
(2)在小说中,士兵这一人物身上体现出深刻的矛盾,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蝼蚁》)
小说阅读题新题命题特点
1.不再直接考查人物、情节、主旨
2.根据作家创作主张和文本的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因文设题。
注意:
(1)需要我们将陌生化的术语转化成熟悉的知识点。
(2)创作主张:创作意图、创作手法
小说新题型设问特点
1.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2.“心灵辩证法”指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心理描写的特点。托尔斯泰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辩证过程,本小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中对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6分)
3.法国作家雨果推崇的“对照原则”,即“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请探究对照原则在本文中的具体运用。(6分)
4.有人说,这是一篇文化寓意小说,其中有些人人物是某种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小说新题型设问特点
(1)题干包含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① +② +③
理论
解析理论
本题考查点
审题大挑战
1.“心灵辩证法”指文学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心理描写的特点。托尔斯泰擅长细腻的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辩证过程,本小说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中对聂赫留多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6分)(联考《复活》节选)
(1)考点关键词:
(2)解题角度关键词:
(3)可运用的知识点:
①圆形人物: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复杂性、发展性
②心理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情节、主旨
说明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辩证过程
答案印证
1.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聂赫留朵夫内心的复杂变化:
①既有请求马丝洛娃原谅,拯救她灵魂的忏悔之情;
②又有用金钱断绝关系,放弃拯救马丝洛娃的邪恶的思想。
在内心激烈斗争之后他选择了忏悔,请求宽恕,这一过程体现了他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的辩证法。
2.作用:
①在邪恶和正义的较量中,聂赫留朵夫最终选择了前者,这也正凸显了男主人公精神的“复活”过程的艰难,让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真实。
②主人公内心良知觉醒的过程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2.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2020年全国1卷《越野滑雪》)
(1)考点关键词:
(2)解题角度关键词:
(3)可运用的知识点:
简要说明情节安排、效果
只描写八分之一
(悬念?铺垫?伏笔?)
订正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个人的越野滑雪和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得小说大量留白,引人深思。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