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实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实录(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27 16: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实录
顾善海 
师: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谁认识?
  生:聊。
  师:谁能帮助这个字找个朋友?
  生:聊天;闲聊;聊斋……
  师:聊天,不仅要用嘴巴去说,而且还要用耳朵仔细地听,所以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耳子旁。
  师:现在,我们来聊聊天: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你的?
  生:我喜欢吃肯德基,妈妈每个星期天都要带我去吃肯德基。有一次,妈妈要开会,怕我挨饿,请一位叔叔买了肯德基送给我。
  生:我家离学校很远,爸爸每天早上骑车送我上学,下班后再骑很远的路到学校接我回家。
  师: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关心照顾我们呢?
  生:为了我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生:因为我们还太小,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照顾自己。
  师:国外的小朋友是如何看待爸妈的照顾?怎样看待自己的能力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文的题目: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弱”是个生字,怎样才能记住它?
  生:两个“弓”字下面加点、提。
  师:写的时候,左面的部分稍瘦一些,右面的稍宽一些,像大哥哥保护小弟弟一样。跟“弱小”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哪些?
  生:强大;坚强……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读题目的游戏。前面屏幕上有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是用课题来回答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样,但问题不一样,该怎样来读呢?自己先试试。
  生:1、谁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2、我是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3、我不是怎样的人?我不是最弱小的。
  师:刚才的游戏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即便是同一句话,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要强调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朗读课文时,我们就要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的意思读出来。读了这么多遍的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我是谁?为什么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是怎样表现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既然我不是最弱小的,那肯定还有比我更……肯定有比我……
  生:我还想知道:比我弱小的是谁?比我强大的是谁?
  师:下面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要像刚才读课文题目那样,把课文语句的意思读出来,边读边给课文加上小节号,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再注意想想三个问题:我是谁?比我弱小的是谁?比我强大的是谁?
  师:读完课文,谁能回答三个问题?
  生:我是萨沙;比我弱小的是蔷薇;比我强大的是爸爸、妈妈、托利亚。(板书:萨沙、蔷薇、爸爸、妈妈、托利亚)
  师:黑板上的五个人和物中,“蔷薇”最难写,你能记住吗?
  生:把“墙壁”的“墙”的“提土旁”换成“草字头”就是“蔷薇”的“蔷”,把“微风”的“微”加上“草字头”就是“蔷薇”的“薇”。
  师:这就是我们常用的“熟字法”,草字头下面写时还要注意什么
  生:因为笔画比较多,所以要写得紧凑些。
  师:这两个字形旁都是草字头,下面部分和整个字的读意相近,我们一般把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请同学们看看课后的生字表,找找还有哪些生字是形声字?
  生:闷、附、聊、滂、沱、娇、纤。
  师: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些生字,谁有这个勇气?
  生:弱、闷、附、蔷、薇、聊、滂、沱、娇、纤。
  师:这个词,谁能读好?
  生:滂沱大雨。
  师:这里要特别注意“滂”的读意,一起再读一遍。
  师:还有一个词,谁读?
  生:娇嫩纤弱。
  师:这个词中,最容易读错的是“纤”,跟老师一起读:娇嫩纤弱。
  师: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得更加漂亮呢?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第二题的“用钢笔描红”,一边描一边体会生字的写法。第三题还有一些新词,先读一读,再在旁边照着写一写。
  师:第一遍大声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文中的五个人和物,还学会了生字和新词。第二遍读课文,我们换一种读法,请同学们默读课文,默读课文要做到不用嘴,不用手指,只用眼睛看。默读时,还要想一想:在五个人和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现在,请三位同学再读一读课文。只有三个名额,机会难得啊!失去了这个表现的机会是多么可惜啊!第一个自然段很短,谁想读?(指定一位后举手的学生)第二位任务重些,我想请他读比较长的第二个自然段,谁敢读?(学生手举得老高,有的站了起来)第三个人的任务最重,要读3到8个自然段,能读这么多的内容,可不简单哪,谁读?(学生争先恐后)其他学生虽然没有机会读,也不要失望,你们的任务也很重啊!请你们一边听一边做两件事:一是看他们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有没有把课文的意思读出来;二是要继续想一想,课文写了黑板上的这五个人和物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情。
  师:听了三位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要说的?
  生:第二位同学把蔷薇花读得很美。
  生:第三位同学把“娇嫩纤弱”的“纤”读成了“qiān”。
  师:他听得很仔细,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词。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都很流利,而且把人物的感情也读出来了。
  师:第一个任务大家完成得很出色,第二个任务谁能来完成?请大家看着黑板,用几句话简短的话把这五个人和物之间发生的一件事说出来。
  生:有一天,萨沙一家到森林里去玩,他们遇到了暴雨,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把雨衣给了萨沙,萨沙为了不做弱小的人,用雨衣盖在蔷薇花上。
  师:刚才,我们很多同学读课文时,都能像读课文题目一样,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轻重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把人和物的感情读出来。实际上啊,朗读就是代课文中作者说话,就是代课文中的人和物说话。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就代他表达什么意思;文中人和物要表达什么意思,就代他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朗读就是最好的朗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请你代课文中的作者、爸爸、妈妈、萨沙说话,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说,你就怎样读。
  师:课文中除了作者,人和物就是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和蔷薇,谁愿意代他们说话?(小手如林)在这几个人和物中,蔷薇是最弱小的,谁愿意先代雨前的蔷薇说说话?
  生: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师:你听出来什么了?
  生:我仿佛闻到了蔷薇浓浓的香味。
  师:还有谁愿意代雨前的蔷薇来说话?
  生读后师: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蔷薇花很美,是粉红粉红的。
  师:多么美、多么香的蔷薇花啊,如果你喜欢的话,请你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代蔷薇说说话。
  师:谁愿意再代蔷薇说话?(连续指名读)让我们一起代蔷薇说说吧!
  师:我们学会了代雨前的蔷薇说话,谁还会代雨中的蔷薇说话?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先自己练一练。
  生: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雨中的蔷薇非常可怜。
  生:蔷薇非常娇嫩,没有能力抵抗暴风雨的打击。
  师:还有谁要代雨中的蔷薇说话?(读后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雨中的蔷薇是多么的弱小啊,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向我们求救。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代它说说话,表达它的心声吧!
  师:雨前、雨后的蔷薇是多么的不同啊,请男同学代雨前的蔷薇说话,请女同学代雨后的蔷薇说话,比一比,看谁说的更好?(读后引导)听了、说了这两段话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生:我们要保护蔷薇。
  师:怎样保护呢?
  生:打一把伞给它遮雨。
  生:把雨衣盖在花上。
  生:把衣服脱下来盖在花上。
  师:大家的想法就是作者的想法,关爱弱小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美好的感情。
  师:代蔷薇说完了话,我们再来代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文中哪些人说了话?他们的话能不能分开?
  生:妈妈和萨沙说了话,对话不能分开。
  师:萨沙说了几次话?在书上画出来。
  师:谁愿意代萨沙说第一句话?
  生: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师: 听了萨沙的话,这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萨沙为什么感到奇怪?
  生: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保护别人,关心别人。
  生:他们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生:萨沙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做。
  师:再请几位同学代萨沙说说这句话。
  师: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萨沙类似的情况?
  生: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半夜里带我到医院去挂水。她一直坐在我病床边,一夜都没有睡。第二天,还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
  生:爷爷年岁大了,身体不好。我和爸爸、妈妈经常回老家去看他,每次去,我们都要带一些营养品,我还经常给爷爷捶背。我们希望爷爷能过上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师:(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也是文中妈妈对萨沙说的话,谁能代妈妈再说说这句话?妈妈会怎么说?
  生:疼爱地说。
  师:请你代妈妈疼爱地说。
  生:语重心长地说。
  师:请你语重心长地说。
  生:关心地说。
  师:请你关心地说。
  师:谁来代萨沙说第二句话?
  生: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师:萨沙为什么这么说
  生:他不服气。
  师:有什么不服气的?
  生:他认为他不是最弱小的。
  生:他不愿意做最弱小的人。
  师:谁再来代萨沙不服气地说说?
  师:妈妈这个时候是怎么说的?
  生: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师:妈妈还会怎么说呢?
  学生一个接一个说: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师:听了妈妈的话,萨沙会怎么想?
  生:我一定要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师:你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生:我一定要保护一种东西,就像爸爸保护妈妈、妈妈保护我一样。
  生:我要去保护蔷薇。
  师:谁能代作者来介绍萨沙保护蔷薇的经过?
  生: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师:生:轻轻地。
  师:谁能学着萨沙的样子做做“盖”的动作?(学生从身上脱下雨衣,盖在蔷薇花上)
  师:萨沙是这样盖的吗?读读句子,再看看课文插图。
  生:萨沙没有脱下雨衣,是掀起了雨衣盖在蔷薇花上。
  师:让我们都站起来学着萨沙的样子掀起雨衣轻轻地盖在蔷薇花上。(学生做动作)
  师:这是森林中的一种多么美好的行为啊!谁再来代作者介绍介绍。(学生一个接一个连续地说)
  师:现在,萨沙是怎样对妈妈说的?谁代萨沙说说第三句话?
  生: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师:你听懂了萨沙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生:我现在保护了比我还弱小的蔷薇花,我就不是最弱小的了。
  师:这样的意思,不仅可以表现在声音上,还可以表现在脸上,谁还能代萨沙说说第三句话?
  生:(骄傲地)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生:(神气地)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生:(自豪地)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师:课文中妈妈和萨沙说的话都在3到8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试着连起来代妈妈和萨沙说话。
  师:再请大家去掉提示语和其他的语句,直接说两个人的对话,想想应该怎样说更好。
  师:现在想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代妈妈和萨沙来说话,名额有限,只有两个!谁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老师指定了两名学生来到讲台上)
  师:既然到讲台上来代妈妈和萨沙说话,我们就要提高一点难度,提示语不说,第7自然段的内容也不说,但课文中作者和人物的意思和感情还要能都表达出来,怎么办?
  生:做动作。
  生:要有表情。
  师:现在请妈妈和萨沙注意了,你们要为你们的对话配上表情和动作。其他同学细心观看,等他们说完了,给他们提提建议。(两位学生对话非常流畅,完全进入了角色,特别是萨沙说最后一句话时的自豪、骄傲的神情惟妙惟肖,那种神气劲令人难忘。)
  生:我觉得盖的动作还可以再轻一些,才能表现萨沙对蔷薇花的怜爱。
  生:我觉得掀起雨衣时,萨沙的腰还可以弯下来一些,这样保护的才更好。
  师:感谢各位评委宝贵的建议,请两位同学再为我们表演一次。(吸收了其他同学的建议,两位学生的表演更加出色)
  师:你们想不想也这样来表演表演?请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合作,一人做妈妈,一人做萨沙,说说他们的对话,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学生热情高涨,兴致勃勃)
  师:爸爸、妈妈、萨沙都在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保护过比自己弱小的人?
  生:我经常帮助我弟弟过马路,和他在小区玩玩具时,我要保护他,防止他从玩具上摔下来。
  生:做公交车时,我尊老爱幼,经常主动让座。
  生:上次,一位同学生病了,一点精神没有,中午吃饭,我帮他端饭菜。他要喝水,我还帮他倒水。
  师:在我们三(1)班,没有一个弱小的人,谁能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学生一个接着一个不停断地读着: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齐读:我不是最弱小的!(真的有震撼人心的感觉)
  师:(激动的)我现在觉得应该在板书上,再添上三个最重要的字:三(1)班,(板书)因为我们都不是最弱小的。这堂课,我们一直都在代文中的人和物说话,最后,就让我们尽情地来抒发我们自己的感情吧!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
  (注:这是在三年级上的四年级的教材,共两个课时。)
                                                   学习代文本说话学会与文本对话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评析
                         顾善海
  在《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中,特级教师薄俊生找到了“朗读”这种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和新课程理念“与文本对话”的最佳结合点,并且赋予了一种非常童趣化的说法:“朗读就是代作者说话,代文中的人和物说话”。这种说法不仅把一个深奥的教学理念转化成了一个要求明确、简便易行的学习方法,而且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一下子就拉进了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和物之间的距离,把枯燥无味的阅读文本的方式变成了一种鲜活的生动可感的“生活”方式。“代作者说话、代文中人和物说话”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它能够诱使学生真正把阅读看作是自己的自主行为,让学生在自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中自由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节课,薄老师指导朗读,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代作者说话,代文中人和物说话”的方式主要有五种:
  一、指点方法,自主尝试
  在揭示了课题后,薄老师引导学生做了一个读题目的游戏。游戏是用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来回答三个不同的问题。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样,但问题不一样,该怎样来读呢?学生在反复尝试中,体会到了朗读方法的不同:1、谁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2、我是不是最弱小的?我不是最弱小的。3、我不是怎样的人?我不是最弱小的。此时,薄老师点拨说:“刚才的游戏告诉我们,在读书时,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即便是同一句话,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要强调的重点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朗读课文时,我们就要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的意思读出来。”老师的这段话点出了朗读的具体方法,并把这种朗读方法引向了课文,为提出“朗读就是代作者说话,代文中的人和物说话”作了铺垫。
  在学生读第一遍课文时,薄老师开始引导学生尝试方法:“下面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课文,要像刚才读课文题目那样,把课文语句的意思读出来。”指名三位学生第三遍读课文时,薄老师又提出了听读要求:“看他们是不是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有没有把课文的意思读出来。”有了前面两次的尝试和一次默读课文,在指导学生第四遍读课文时,薄老师适时点出了“朗读就是代作者说话,代文中人和物说话”的方法:“刚才,我们很多同学读课文时,都能像读课文题目一样,注意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轻重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把人和物的感情读出来。实际上啊,朗读就是代课文中的作者说话,就是代课文中的人和物说话。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就代他表达什么意思;文中人和物要表达什么意思,就代他表达什么意思。这样的朗读就是最好的朗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请你代课文中的作者、爸爸、妈妈、萨沙说话,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说,你就怎样读。”
  在品读重点句段雨前蔷薇、雨后蔷薇以及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时,薄老师也总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尝试练习中学会通过朗读“代作者说话、代文中人和物说话”。
  二、联系生活,体悟情感
  在课的开始,薄老师由生字“聊”谈起,引导学生讨论:“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你的?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关心照顾我们呢?”这样的讨论激活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所需要的生活体验,酝酿了相应的情感,为学生尝试方法、初读课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连读了雨前、雨后蔷薇这两段话后,老师问:你有什么想法?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学生说:我们要保护蔷薇。老师问:怎样保护呢?学生说:打一把伞给它遮雨,把雨衣盖在花上,把衣服脱下来盖在花上……老师点到:“大家的想法就是作者的想法,关爱弱小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美好的感情。”这样的交流再一次帮助学生积淀了“保护弱小”的情感,培育了“代萨沙、妈妈说话”所必须的情感。
  引导代萨沙说完第一句话:“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老师问:“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和萨沙类似的情况?”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从自己切身的生活体验中体悟到了妈妈的心理和情感,所以他们代妈妈回答萨沙的问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就更加情真意切了,更加个性化了:妈妈的话,可以疼爱地说,可以语重心长地说,可以关心地说……
  在学生通过角色表演再现了妈妈和萨沙的对话、动作、神情之后,老师又问:“爸爸、妈妈、萨沙都在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你们有没有保护过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时,学生由文本回到了现实,更加深切地体悟到了萨沙不愿做弱小者的情怀,所以在再次品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时候,学生一声声的发自内心的表白震撼人心。
  三、领进文本,转变角色
  学生第四遍读课文,薄老师点出“朗读就是代作者说话,代文中人和物说话”时,就开始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逐步淡忘读者的角色,担当起作者、文中人和物的角色。老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转变角色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读前引导,比如:课文中除了作者,人和物就是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和蔷薇,谁愿意代他们说话?在这几个人和物中,蔷薇是最弱小的,谁愿意先代雨前的蔷薇说说话?学会了代雨前的蔷薇说话,谁还会代雨中的蔷薇说话?谁能代作者来介绍萨沙保护蔷薇的经过?课文中妈妈和萨沙说的话都在3到8自然段,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试着连起来代妈妈和萨沙说话。
  二是读中引导,比如:还有谁愿意代雨前的蔷薇来说话?让我们一起代蔷薇说说吧!雨前、雨后的蔷薇是多么的不同啊,请男同学代雨前的蔷薇说话,请女同学代雨后的蔷薇说话,比一比,看谁说得更好?谁能代妈妈再说说这句话?妈妈会怎么说?妈妈还会怎么说呢……
  四、巧点妙引,主动展示
  在学生进入角色时,薄老师凭借教学机智,在生成中引导学生在“代说”中感悟,在感悟中“代说”,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展示的欲望高昂,主动练说的热情高涨。薄老师的激情诱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情感诱导:在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雨前蔷薇的娇美时,老师顺着学生的话说:“多么美、多么香的蔷薇花啊,如果你喜欢的话,请你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代蔷薇说说话。”一位学生说:“雨中的蔷薇是多么的弱小啊,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向我们求救。”老师顺势说道:“那我们就一起来代它说说话,表达它的心声吧!”在代作者介绍萨沙保护蔷薇的行为时,老师抒情地说:“这是森林中的一种多么美好的行为啊!谁再来代作者介绍介绍。”为调动学生主动表演的欲望,老师这样激励:“现在想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代妈妈和萨沙来说话,名额有限,只有两个!谁来?”
  二是读法诱导:学生认为妈妈的话可以疼爱地说、语重心长地说、关心地说,老师紧跟着引导:请你疼爱地说,请你语重心长地说,请你关心地说。学生代萨沙说了第二句话:“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体会到了萨沙的不服气,老师就说:“谁再来代萨沙不服气地说说?”学生代萨沙说了第三句话:“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品味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我现在保护了比我还弱小的蔷薇花,我就不是最弱小的了。”老师立即说:“这样的意思,不仅可以表现在声音上,还可以表现在脸上,谁还能代萨沙说说第三句话?”有的学生骄傲地说,有的学生自豪地说,有的学生神气地说。在学生练习代说3-8自然段时,老师这样引导:“请大家去掉提示语和其他的语句,直接说两个人的对话,想想怎样说才更好。”
  五、以读促学,全面提升
  课堂上,引导学生“代说”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薄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代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是在“代说”中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学生代说描写雨前蔷薇的句子时,老师问: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说:我仿佛闻到了浓浓的花香,仿佛看到了粉红粉红的花瓣。读雨中的蔷薇,老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说:雨中的蔷薇非常可怜;蔷薇非常娇嫩,没有能力抵抗暴风雨的打击;雨中的蔷薇是多么的弱小啊,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向我们求救。再如代萨沙说第一句话,老师问:听了萨沙的话,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萨沙为什么感到奇怪?代萨沙说第二句话,老师问:萨沙为什么这么说 有什么不服气的?读妈妈的第二句话,老师问:听了妈妈的话,萨沙会怎么想?你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代萨沙说第三句话,老师又问:你听懂了萨沙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二是在“代说”中引导学生赏评。读萨沙保护蔷薇的句子,老师是这样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赏评课文语言的:萨沙怎么盖的?谁能学着萨沙的样子做做“盖”的动作?萨沙是这样盖的吗?读读句子,再看看课文插图。让我们都站起来学着萨沙的样子掀起雨衣轻轻地盖在蔷薇花上。学生在动作演示和品读中欣赏到了课文语言的准确、精美,也欣赏到了萨沙的美好情感。类似的地方还有:在学生表演“代说”时,老师还引导其他学生对表演者的表演进行评价,学生肯定和提出建议的过程就是鉴赏课文语言和情感的过程。
  三是在“代说”中引导学生积累内化。在指名学生表演时,薄老师这样引导:“既然到讲台上来代妈妈和萨沙说话,我们就要提高一点难度,提示语不说,第7自然段的内容也不说,但课文中作者和人物的意思和感情还要能都表达出来,怎么办?”这是在引导学生把文本的东西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样的还有再次表演后,薄老师说:“请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合作,一人做妈妈,一人做萨沙,说说他们的对话,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就是在不停地读着、说着,一句又一句,一遍又一遍。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有助于促进文本的内化,在为学生的“语言仓库”积累丰厚素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PAGE
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