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
一、说教材:
《古对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对韵歌的方式识字,本课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课文由三组对子组成。以广阔的时空切入,落在四季的轮替,宏观大气;又以自然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铺陈开来,神奇美丽,呈现了音韵和美的画面意境。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认识“圆、严、寒、酷”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李、香”等7个字。了解构字特点,培养多种方法识字能力(重点)
2.想象韵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3.体会对韵歌的音律美,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难点是对“对子”的理解。为了突出重难点,在设计思路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三、说教法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说学法
在整堂课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早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情感,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
(一)唤醒旧知,导入新课
以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一首《对韵歌》导入,增加学生对对韵歌的熟悉,
再和老师-起写课题。巩固了生字”古“,让学生读课题,谈谈发现
,让学生自主探究到意思相对的词可以成为对子,由此展开学习。
(二)情境中读准字词
通过读课文发现课文每一句里面都有一个“对”字,这样的诗歌我们称为对子歌,也叫对韵歌。让学生明白对韵歌的格式特点。并指导朗读,“对”字要读的轻而短,对字两边的词语要读得响亮。
接着通过第一小节的字数让学生了解对韵歌的特点之一:字数相同
诵读几遍后,学生对韵歌读更为熟练了,生字词印象也更深刻,再将生字出示出来,巩固复习
本课作为识字教材,要充分挖掘文本所提供的多样化识字途径,识记”圆“字时,我出示铜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图片中找到对子,相机引出识记”圆“字的方法,学生用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方式自主识记,
“暑、晨”等字笔画较多,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部件“日”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生活化联想,达到形意结合。
字理识字是学生感到新奇的方法,”寒“的识记让学生根据字形猜测字意学习,让字变得更生动形象。在整个识字过程中鼓励学生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中还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柳绿花红的美丽画面,通过图片音乐,让学生反复诵读,想象画面,理解严寒、酷暑、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和风细雨等词语,感受了四季的轮回与变化特点.
随文识记“桃、李、柳、杨”根据偏旁理解字意,让学生明白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相机总结对韵歌第二个特点”内容相关“
接下来,再通过视听直观方式与词语”鸟语花香“产生联系,让学生学会用联想的方式学习
(三)、多种形式诵读,感知课文韵律
理解完词语意思后,再让学生通读课文,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
多种方式诵读课文,感知诗歌的节奏美,再提出对子歌读起来为什么这样朗朗上口的原因?让学生发现课文每一句末押韵的韵脚使得对子歌读起来顺口好听。这就是对韵歌的第三个特点”韵脚相同“
掌握对韵歌的三个特点后,我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试着对一对一些简单的对子。南对() 西对() 上下对() 春夏对()
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加对对韵歌的兴趣。
(四)、写一写,体会字形之美
“细’和“凉”,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生字,生字归纳书写有助于学生掌握字形结构书写的要点。
让学生观察写好这两个字的诀窍
学生会发现“细”的“田”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京”的“口”要写得扁一点,横上面的一点要和下面的竖钩在一条直线上。
再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细”“凉”
描一个,写一个。(生练写)展评
(五)、总结全课,回读课文
通过板书回顾本课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字,还将有相同部件的字串联起来学习,并通过图片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还了解了对韵歌的一些秘密。最后,再欣赏一首古代重要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中的节选韵歌,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链接。
六、说板书设计: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识字,所以主板书记录识字方法,副板书则根据本文特点板书对韵歌的特点。
各位评委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讲读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还请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