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课题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大家用心听,用心感受,稍后请同学说说你的感受,开始了。
师:好!播放完了,看大家意犹未尽的样子,谁能来说出你的感受?
师:左边靠窗的女生,看你欲言又止的样子,就请你来吧。
师:嗯,你说这首歌让人心潮澎湃,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没错,老师深有同感。
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感走进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初读
师:走进文本之前,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师:第二排穿黄色衣服的同学,就请你吧!
师: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多带有批评、讽刺的意味。你介绍得很全面,看来你对鲁迅先生已经非常熟悉了。你请坐!
师:谁能根据课前预习,说一说本课的文体?
师:课代表举手了,你来说吧!
师:没错,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并且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文。那你对议论文的了解有多少?
师:哦,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议论文的语言具有严密性的特点。议论文三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师:回答得全面具体,看来课前预习做得很认真啊!你请坐。
三、析读
师:好,那接下来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自由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是如何进行驳论的。稍后请小代表来回答问题,开始吧!
师:时间到了,看大家刚才讨论得非常热烈,谁能回答一下作者是如何进行驳论的?
师:好,第二组先举手,那就请你们先来吧。
师:嗯,你说作者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批驳的,因为他首先承认了对方所说的都是事实,是正面,然后通过分析事实摆明自己的观点,是反面。没错,回答得很正确,看来你们小组合作进行得很顺利。你请坐。
师:就如他所说,作者先是承认了对方的观点,然后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加以分析推翻对方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成立了。
师:好,大家看课本,这又有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请问他们可以互换位置吗?
师:看大家都在摇头,为什么不行,请第一小组谈谈看法?
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你说:“总”字让人感觉到国民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得意,为后面的信国联做铺垫,“只”字写出他们失去前者却将国联当作救命稻草的侥幸,而“一味”写出当他们对失去前两者得依赖时,沉迷于求神拜佛不自知的态度。如果互换了位置表达的意思就变了味道。
师:是的,分析得非常到位。由此也可以看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师:那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师:没错,就是作者对国民政府的愚昧而不自知的讽刺,你请坐。
师:好,那现在请大家带着讽刺的语调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师:来,看第三小组的同学已经等着急了,那既然是议论文,请小代表找出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来。
师:嗯,找得很准确,作者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而论证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那作者论证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师:“从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又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者称他们为“中国的脊梁”。
师:好,那请你举出几个你认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的例子来。
师:嗯,有黄继光,邱少云,岳飞等。没错,他们都称是中国的脊梁,看来你对这个词理解的很到位。请坐。
师:从这部分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态度呀?
师:没错,是先生对这一类人的赞美和尊敬。请大家带着这种感觉再来齐读这一段。
师:嗯,体会过情感之后果然读的更有感觉了。由此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怀啊?
师:对了,是作者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小结作业
师:好了同学们,时间匆匆而过,又到了下课的时间,回忆这节课我们熟悉了作者,加深了对议论文的了解,并从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课下请同学们完成这样一份作业:搜集一些爱国英雄人物的事例,我们下节课做分享。
师:好,同学们,下课。
五、结束语
我的试讲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