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四单元
课题3 第一课时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
2.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 你可曾想过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引入
引入
《国语》中的《郑语》里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因此水被看作一种元素。
古代
18世纪末
18世纪末,普利斯特里把
“易燃空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 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
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并确认大约2份体积的“易燃空气”与1份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
一、氢气的燃烧探究水的组成
结论: 氢气燃烧产生水,氢气燃烧放出热量。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现象: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
壁出现水雾,用手摸烧杯
壁感觉到热。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一、氢气的燃烧探究水的组成
3.氢气的验纯:
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如果混入空气,点燃时可能发
生爆炸,故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简称验纯)。
一、氢气的燃烧探究水的组成
方法图所示:
①若发出尖锐爆鸣声→氢气不纯
②若发出的声音很小→氢气较纯
总结:所有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
3.氢气的验纯:验纯步骤:
(1)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
(2)移近火焰,点燃气体;
(3)通过声音鉴别:
一、氢气的燃烧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H2 O2
水
点燃
水
氢元素 氧元素?
合成放热
分解吸热
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猜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1)观察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两电极 正极 负极
现 象 均有气泡产生 产生气体速率慢 产生气体速率快
两个玻璃管 中现象差异 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是1:2 电解水实验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正极 负极
现 象 气体使燃着的 木条燃得更旺 气体能燃烧,产
生淡蓝色火焰
解 释 正极产生氧气 负极产生氢气
正极
负极
结论:水电解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水
氢气 + 氧气
H2 O2
通电
口诀:正氧负氢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正极
负极
O2
H2
电解水实验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3)讨论
①上述实验中水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几种新物质?水在通电时,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两种新物质,因此属于分解反应
②分析水生成和分解的实验,说明其中的哪些现象和事实能够说明水不是一种元素,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水 氢气+氧气
H2 O2
H、O元素
氢气+氧气 水
H2
O2
H、O元素
点燃
通电
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水分子的模型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H2O
(4)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分裂
重新组合
二、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4)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
水
点燃
氢气 + 氧气
H2
O2
H2 O2
水 通电
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氢气具有可燃性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1.氢气的性质:
(2)化学性质:
2.水的组成:
氢气 + 氧气
小结
判断题:
)
×
1.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宏观角度: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的物质产生,水通电产生氢
气和氧气,
发生化学变化。
从物质分类上来看,水是一种纯净物,氢气和氧气混合后属于混合物。
微观角度:
水分子的模型
氢分子的模型
氧分子的模型
符号角度:
水的化学式是H2O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电极上方产生
的气体是
的体积比约为
水
。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为
。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氢气(氧气) 和 氧气(氢气) ,二者
2:1(1:2), 这个实验证明了
教材82页·练习与应用
拓展
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溶解的量比氢气多。
3.理论上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是小李多次的实验现象都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略大于2:1。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小李实验操作规范。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资料卡片:在2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体积的水最多溶解氢气0.018体积,氧气0.031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