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城 市 化介休一中
冯毓霞课件目录课 标 分 析1教材地位作用2教 材 对 比345教 学 目 标教学重难点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 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一、课标有三个动词:“运用”、 “概括” 、“解释”。
二、三个动词体现了课标对学生能力的具体要求: 学会“运用”条件, “概括” 和“解释”城市化现象,这是学生要达到的水平。
三、课标的核心最终落在“过程和特点”以及“影响”上,这反映出本课题的学习重点有两个:①城市化的标志、过程和特点 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地位作用 城市化承接了上一章人口的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静态地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主要是从时间维度探讨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及今后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
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同时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材对比教材对比教材对比教材对比湘教版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重点知识点呈现1.城市化概念、主要标志、意义。
2.图2-13世界城市化的推进。
3.阅读+活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4.阅读+活动:“中国的城市化”。
5.阅读:“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6.阅读:“逆城市化”
7.图2-22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示意 人教版重点知识点呈现1.城市化概念。
2.图2.1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读图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3.图2.17“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人口“推-拉”理论
4.图2.18“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年)”
5.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
6.案例4:“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及活动
7.阅读:世界城市化浪潮
8.图2.23“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及活动
9.图2.2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图2.25“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11.图2.26“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949-2010年)”及活动中图版重点知识点呈现1.探索:“深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城市化的概念及具体表现。
3.图2-2-4成都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 4.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5.表2-2-1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6.阅读: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
7.图2-2-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8.阅读:郊区城市化 9.表2-2-2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10.表2-2-3世界超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11.图2-2-8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带
12.图2-2-9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带
1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
14.图2-2-14理想城市模型 及活动
15.案例研究:中国的郊区城市化教材对比(湘教版)教材对比(湘教版)教材对比(湘教版)教材对比(湘教版)教材对比(人教版)教材对比(人教版)教材对比(人教版)教材对比(中图版)教材对比(中图版)教材对比(中图版)教材对比(中图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联系本地实际及相关材料,准确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标志
2.用资料分析法,如呈现"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等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
3.结合本地实际及相关材料,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从正反两方面,结合实例,讨论城市化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2.通过分组对本地域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探究,体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得出结论、拿出方案的研究过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的合作调查,树立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通过实地调查,对家乡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多一份责任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通过学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要坚持人地关系理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关系。1.概括城市化的标志、进程和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导入视频从谷歌地球看世界城市化进程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城市化城市化内涵和标志动力进程特点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欢迎批评指正!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