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表格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表格式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03 08: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复习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对本册所学的有关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复习。共分为四部分: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回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复习时,即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更牢固的掌握。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知识领域的角度回顾梳理知识,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3.通过总复习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学习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各部分间的关系。
3.初步认识三角形,能根据内角及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深入理解图形运动的两种形式:平移和轴对称。
5.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学习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2.能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边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开放性地提出问题。
课时分配
(1)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1课时)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1课时)
(3)图形与几何(1课时)
(4)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回顾的环节,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复习的能力。
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课题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部分的重要内容,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是进行简便运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脉络。1.重视知识间的相互结合。在复习中,注重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的理解、记忆,再加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2.关注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从学生掌握知识到实际出发,通过设计一些对比性较强的练习题,来强化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让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学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试题。2.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3.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4.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引导学生通过整理所学相关知识的过程,并通过一定的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难点 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教学环节
一、引入课题。(4分钟) 1.教师以卡片形式出示下列口算题。47+23=100-63=65÷5=25×4=4.2+5.8=10-6.3=5×7×2=17×15+17×5=2.我们已经学过了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口答。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口算,并说一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5×4×25=5×48+5×52=8×6×125=答案:5005006000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换律2.判断。(1)4.76-1.19+2.81=4.76-4=0.76( )(2)3.4×25÷3.4×25=1( )(3)99×25+25=25×(99+1)=2500。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答案:(1)?(2)?(3)√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315×6+4×315(736÷16+27)×187.48+5.32-6.756.83-1.55-0.45答案:315×6+4×315=315×(6+4)=315×10=3150(736÷16+27)×18=(46+27)×18=73×
18=1314
7.48+5.32-6.75=12.8-6.75=6.056.83-1.55-0.45=6.83-(1.55+0.45)=6.83-2=4.834.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答案:5.8+2.6+5.2=5.8+5.2+2.6=11+2.6=13.6(元)
二、指导复习,归纳整理。(20分钟) 1.在四则运算中,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顺序 2.我们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组织学生在练习本上整理。3.反馈练习:(1)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50÷30+20×376-(18.5+16.05)63.8+78-34(400÷25+5)÷5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课件出示练习题,用简便方法计算。25×12 1.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汇报。①+、-?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②×、÷?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③+、-、×、÷?先算乘除,再算加、减。④( )?先算括号里面的。2.在练习本上整理,然后汇报。①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②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
514-389-1112100÷25÷4125×88669×928×3+28×5+22×825×4×74098×27 ×(b×c)分配律:a×(b+c)=a×b+a×c或a×(b-c)=a×b-a×c③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④除法的运算性质:a÷
2.3×3.7+2.7×3.74.87+3.65+5.13+6.35 b÷c=a÷(b×c)3.反馈练习。(1)先在小组中交流,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最后集体订正。(2)独立练习,然后在小组里相互交流计算过程。
三、指导练习。(11分钟) 1.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2.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3.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6题。4.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先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2.先独立填写,再全班核对。3.选择恰当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说说计算的依据。4.先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3题。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是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灵活地运用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不但能提高计算的速度,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所以在本次复习中,我注重学生对四则运算定律的性质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复习中我首先让学生弄清所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有哪些,分别用字母怎么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达到了全面巩固理解的目的。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