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大联考高二7月质量检测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i28P31Zn65Se7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期我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
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许多农作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淀粉
B.以CO2、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CO2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CO2形成酸雨
D.CO2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让化解粮食危机成为了可能
2.碳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C3十6H2SO,一2Al2(SO,)3十3CH4个,生成的甲
烷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H,+7Cu0△7Cu十C0,+C0+4H20。
已知碳化铝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l4C3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Al2(SO4)3中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CO2的空间填充模型:
H
D.CH4的电子式:H:C:H
H
【高二7月质量检测·化学第1页(共6页)】
HB
3.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相
关说法正确的是
A.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N州个
Cu(OOCCH,),
3d
H
B.组成该配合物的第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O>C
C.所有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所有C原子的杂化方式也相同
D.N分子中可能有13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NH,
4.硫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
+6
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在强氧化剂(如浓HNO3)存在的条件下,可
+4
直接氧化成d
智
B.b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均体现其
氢化物
氧化物酸
盐
还原性
C.c溶于水时与水发生缓慢反应,生成硫酸
D.浓d溶液有强氧化性,e溶液没有强氧化性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和方式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用下
列装置完成相关实验(略去了尾气处理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浓硫酸
碱右灰
①
②
@
⑤
⑥
A.用Cu和浓硫酸制备干燥的SO2,所选用的装置顺序为②⑤④
B.用NH,Cl和Ca(OH)2制备干燥的NH,,所选用的装置连接方式为c→h→i→e
C.用Zn和稀硫酸制备干燥的H2,所选用的装置连接方式可以为a→f→g→d
D.用MnO2和H2O2制备干燥的O2,所选用的装置顺序为①⑤④或①⑥④
6.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正确的是
A.向(NH4)2Fe(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Fe2+恰好完全沉淀:
Fe2++2SO-+2Ba2++20H-=2BaSO+Fe(OH)2
B.向FeL2溶液中滴人少量溴水:2Fe++Br2—2Fe3++2Br
C.向小苏打溶液中滴加少量苛性钠溶液:HCO+OH一H2O+CO2N
D.用稀硫酸除去Na2SO4溶液中混有的Na2S2O3:S2O十2H+一SV+SO2个十HzO
7.已知磷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十NaOH+
H2O→NaH2PO2+PH忄(未配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被氧化的磷与被还原的磷的质量之比为1:3
B.HPO2为三元弱酸,1molH3PO2能消耗3 mol NaOH
C.反应中每转移3mole,生成22.4LPH3(标准状况下)
D.还原性:H2S>PH3
【高二7月质量检测·化学第2页(共6页)】
HB2021~2022学年大联考高二7月质量检测·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答案】C
【解析】绿色植物可利用光,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故A正确:以CO、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
(CHO),C元素的化合价由十4价降低为0价,H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1价,存在化合价变化,
即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用二氧化碳人工全合成淀粉,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粮食”,从而诚少
CO2的排放,减弱温室效应,但对酸雨的形成不产生影响,故C错误:地球上每天产生大量的CO2,若CO2到
淀粉的人工全合成能大批量生产,既解决了温室效应,又能解决粮食问题,让粮食危机不复存在,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A山,C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A错误:A1+核电荷数为13,电子数为10,结构示意图为
①}3,故B错误:原子半径:C>0.C0,的空间填充模型应为
故C错误;CH,分子中C原子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与4个H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故D正确。
3.【答案】A
【解析】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4s',价电子排布图为W44州个故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
3d
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N>C,故B错误:C、N原子的杂化方式均有$p、sp两种,故
C错误;N
分子中的一NH2是三角锥形结构,则最多有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
NH.
4.【答案】C
【解析】a为HS,d为H2SO4,H:S与浓HNO反应可被氧化为HSO,,故A正确;b为SO2,使酸性KMnO,
溶液、溴水褪色时,使Mn,Br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SO:的还原性,故B正确:c为SO,SO溶于水时与水
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硫酸,故C错误;浓d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e为硫酸盐,硫酸盐溶液没有强氧化性,
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Cu和浓硫酸制备干燥的SO2,固体与液体反应需要加热,用浓硫酸干燥S)2,S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②⑤④,故A正确:NHC1和C(OH):均为固体,制备干燥的NH需要加
热,生成的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选装置④收集应从d进e出,故B错误:Z和稀硫酸
反应不需要加热,选用装置①,生成的H2用浓硫酸干燥(长进短出)或用碱石灰干燥(h进ⅰ出),H2的密度
小于空气,选装置④收集(短进长出),所以连接方式可以为a→f→g→d,故C正确;用MnO2和HO制备干
燥的O2选用装置①制气,可用装置⑤浓硫酸或用装置⑥碱石灰干燥气体,选择装置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
体,故D正确。
6.【答案】D
【解析】NH与Fe2+中,Fe2+先与OH-反应,Fe2+完全反应需要1 mol Ba(OH):,离子方程式为Fe2+十
2OH+Ba++SOFe(OH)2¥+BaSO4¥,A错误;I的还原性强于Fe2+,Fel溶液与少量溴水反应
时,I优先与Br2反应生成B和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十Br一l十2Br,故B错误:向小苏打溶液
中滴加少量苛性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厂十HCOH:O十CO,故C错
误;稀硫酸与Na:S,O反应生成S和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号+2H+一S+SO2↑+HO,故D
正确。
7.【答案】C
【解析】配平的方程式为4P+3NaOH十3HO一一3 NaH2 PO.十PH,◆,被氧化的磷生成NaH:PO2,被还原的
磷生成PHz,质量之比为3:1,故A错误:HPO2为一元弱酸,1 mol H,PO2能消耗1 mol NaOH,故B错误;
根据A的解析可知反应4molP,转移3mole,生成1 mol PH,故C正确;非金属性:S>P,则氢化物的还
原性:HzS
8.【答案】B
【解析】Ca+与SO反应生成CaSO,微溶物会覆盖在固体表面,阻止固体继续溶解,先用HPO,溶液溶解
生成可溶性的物质C(HPO,)2,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粗磷酸,故A正确;玻璃棒中含有SiO2,会与HF反应,
故B错误;升温,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浓度都可提高酸浸的效率,故C正确;最后产物为+3价F的化合物,
则加入HO: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故D正确。
【高二7月质量检测·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