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3 12: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P17、1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掌握心字底,广字头2个新偏旁。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课文的朗读和随文识字的学习中,学会长句子的朗读停顿以及自主识字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知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歌曲导入,感受功绩 二、 深入课题,初步了解课文 三、 初读课文,梳理课文 四、 指导生字,练习书写 1.激情谈话:小朋友们,刚才这首好听的歌,题目叫《我爱北京天安门》。它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 2.(出示毛主席画像) 简介人物: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 3.教学“主”。 4.今天,我们一起去瑞金城外沙洲坝村,看看那里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毛主席的。好吗? 1.出示课题,谁来读一读? 2.通过图片、讲解,让学生了解井。 3.教学“吃”。 4.通过图片、交流了解“吃”的含义、用法。 5.课文里的吃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6.教学“忘”。 7.引导学生再次读好课题。 1.谁来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里的挖井人是谁呢?又是谁不忘挖井人呢?让我们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找答案。 3.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第一段: 自读检查,认识地名。 2.了解江西、瑞金、沙洲坝三个地方,指导它们之间的关系。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 通过图片理解关键词,帮助学生疏通课文。 第三段 1.中国解放了,人民自由了,毛主席的队伍离开了江西。 2.引读课文,指导朗读第三段。 1.瞧,这四个字宝宝里面,已经有两个跟我们成为好朋友了。还有两个你们认识吗? 2.观察,范写,书空,练习。 1.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观察画像,聆听人物介绍。 3. 拼读词语:毛主席。 4.随文识字:主 指名朗读课题 2.学习:井、水井,井口,井水。 3.随文识字:吃。 了解吃的不同含义。 小组合作识字。 4.理解课文中的“吃水” 4.学习“忘” 1.交流 2.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 3.按要求自读课文 1.交流,了解书中3个地方的关系。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段。 1.看图,听老师讲解,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二段。 1.正确、流利地读第三段。 2.通过朗读,体会人们心中永远怀念毛主席的感情。 学习“叫、江”2个生字。 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以歌颂主席的歌曲直接导入,渲染情境,迁移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 从题目入手,指导学生朗读,并随文识字,指导细致而有效,注重学生语感的养成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用自学提示法进行引领,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交流,理清课文脉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符合“先学后教”的核心理念。 词语会读了,再去读课文,这在认知结构上,是个“反刍”的现象。在读通课文这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以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 在学生描红临写的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在教室里观察,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