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14 17: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是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开篇章。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各洲都成了西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资金来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生产的需求促使科技的发展,又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而工业革命的完成,又使工业文明飞速发展。这环环相扣的发展的起源都离不开地理大发现。所以,这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作用。
2、 教学目标(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及主要人物。
(2)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的航路 这一问题涉及到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简单介绍中世纪时西欧的发展情况,同时演示图片资料,让学生结合书本,将他们认为可能的答案说出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世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也给欧洲带去了大量资金和原料,促使西欧经济产生重大变革。.因而这些问题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
二 说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探究性和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本课内容有很多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对涉及的一些人物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采取师生探究性、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比较有效。
三说学情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即:同初中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他们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因为大多学生在初中时都不重视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
(二)、教学设计 I、“一切为了香料”(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哪些?(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阅读课文材料、设计探究性问题并与课文正文内容联系等来突破。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过渡:以上是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动机,但是仅凭动机是不足以完成开辟新航路的,必须要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和物质条件。动动脑: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在具备怎样的条件你才可以远航?议一议: 当时欧洲人具备这些条件吗?(用多媒体展示具备的工具)过渡:在动机和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开辟新航路就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进入下一个问题“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II、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说一说:西欧的远航家有哪些代表人物?(展示人物图象)充分利用地图,用多媒体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讲解航行路线,使学生比较直观了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航海的过程。)动动手:完成表格(用多媒体显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III、新航路与西欧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思考: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采取探究式学习,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出这些影响。但要注意:学生在这很可能将新航路开辟后给殖民地的居民带来的灾难这一影响过分夸大,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分析问题,要分清事物的主次矛盾。) 中外对比:(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西方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有何不同?(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说板书(多媒体显示)
六、说巩固小结: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各国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欧洲殖民者对亚、非和美洲进行的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这个我们将在下节课进一步学习。课外探究:穿越时空隧道,假如可以让你选择,你愿意自己是中国的郑和还是西方的远航者呢?为什么?对于你的选择,你有何打算?预期会给人类世界带来什么影响或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