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章末复习(Word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章末复习(Word 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3 09: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六)
一、质量
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做质量,用字母______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__,对于一个给定的物体,它的质量是一定的,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国际单位是________,单位符号是________。1 kg=________g,1 mg=________g=________kg,1 t=________kg。
(3)常见值:1元硬币的质量约6 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0 g;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 g;一只烧鸡的质量约2 kg;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 kg。
2.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测量工具:____________。
(2)天平的使用
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___和标尺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
③调: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处。
④测:把________放在左盘,用________向右盘____________,最后调节__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
⑤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
3.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实验设计
①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控制____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___,测出物质的质量。
②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改变____________,测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并求出比值。
(2)实验结论
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
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4.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公式:____________。 
(3)单位: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1 g/cm3=______kg/m3。
(4)理解: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和温度下密度________,它不随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不能说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②同种物质(同状态、同温度)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③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一定时,质量跟密度成________。④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跟密度成________。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5.量筒的使用
(1)量筒通常以____________为单位进行标度。
单位换算:1 L=______mL,1 L=______m3,1 mL=________cm3=________m3。
(2)使用方法
①认与选: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筒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量筒。
②看与读:量筒在使用时放在水平桌面上,量筒内液体的液面大多数是凹的,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__________保持相平。
6.测量液体(盐水)的密度
(1)原理:__________。
(2)器材:__________、烧杯、__________、盐水。
(3)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1表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用m2表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用V表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7.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
(1)原理:____________。
(2)器材:________、水、________、小石块、细线。
(3)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用m石表示小石块的质量;用V石表示小石块的体积)
四、密度与社会生活
8.密度与温度:温度影响物质的密度,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__________,一般________体受温度影响最大,而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较小。
9.水的反常膨胀:事实表明,__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________。温度低于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________。水凝固成冰时,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10.密度与物质鉴别: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但这并不是鉴别物质的唯一方法,密度仅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还可以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来鉴别,如气味、颜色、硬度、透明度、能否燃烧等。
质量和密度的比较
物理量 质量 密度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比
国际单位 千克(符号:kg)  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3)
理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物态的改变而改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取决于物质的种类,还与状态和温度有关
测量 天平 天平和量筒
联系 ρ=
命题点1 质量
如所示,将地球上的物体带到太空中,它所含物质的多少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物态、________的变化而改变。
命题点2 密度与温度
如所示,点燃酒精灯后,酒精灯上方的风车就会旋转起来。这是因为酒精灯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风车时,带动风车转起来。
 
命题点3 水的反常膨胀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即热胀冷缩,而水不同,水在0~4 ℃时热缩冷胀(如所示),这被称为水的____________。水在4 ℃时,密度最________。
实验一 测量盐水的密度
(1)原理:________。
(2)器材: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3)步骤: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作m1;②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m2。
(4)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____。
(5)评估:若先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由于烧杯内盐水倒不尽,使得所测体积________,故密度测量值________。
实验二 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
(1)原理:________。
(2)器材:天平、量筒、水、小石块、细线。
(3)步骤: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______,记作m;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③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轻轻放入量筒内,使其____________,记下体积V2。
(4)表达式:ρ石=________。
(5)评估:如果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质量,使得石块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________,所测密度________。
类型一 质量及其测量
1.[2019·桂林] 下列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
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萘熔化成为液态
2.[2019·枣庄]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3.[2020·呼伦贝尔]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使横梁静止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4.[2020·柳州]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_____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5.[2020·青海]小丽和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将被测物块放入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类型二 密度及其计算
6.[2020·南京]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一瓶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氧气的密度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2020·毕节]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__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一个瓶子恰能装下2 kg水,如果用它来装酒精,最多能装________kg;如果要装下2 kg酒精,瓶子的容积至少为________L。(ρ酒精=0.8×103 kg/m3)
8.[2020·恩施州]“新世界奇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如所示,其航站楼混凝土结构F1层平面565 m×437 m不设缝,是世界最大的机场单块混凝土楼板。如果楼板为标准厚度10 cm,这块楼板的质量最接近(已知混凝土的密度约2.5×103 kg/m3)(  )
A.6×105 t B.6×104 t
C.6×103 t D.6×107 t
9.[2019·扬州]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的质量为40 g
B.40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40 g
C.该液体的密度为1.25 g/cm3
D.该液体的密度为2 g/cm3
10.[2020·日照]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 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 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 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 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 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 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 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 g/cm3
类型三 密度的测量
11.[2020·葫芦岛节选]小琪非常喜欢吃大樱桃,很想知道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如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他取来一颗大樱桃,用天平测出了大樱桃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g。
(3)将一颗大樱桃放入装有3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大樱桃的体积为________cm3,密度为________g/cm3。
(4)小琪将大樱桃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大樱桃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2.[2020·永州]新冠疫情防控中,很多家庭使用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来消毒。小刚同学利用烧杯、天平、量筒来测量其密度。
(1)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甲所示,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调平衡后,他开始进行测量,测量的步骤如下:
①将待测酒精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1=153 g;
②将烧杯中酒精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的这部分酒精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则V=________mL;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m2,如图丙所示,m2=________g。
(3)该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用实验步骤中的字母表示),计算出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3.[2019·凉山州] 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想知道食用油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所示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______g,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食用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食用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m2。
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类型四 密度与社会生活
14.[2020·宜昌]一般来说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体积变小 B.物体的密度变小
C.物体的质量变大 D.物体没有任何变化
15.[2019·徐州] 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________℃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16.[2020·牡丹江]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所示。在0~4 ℃,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________。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________(选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答案
【核心要点突破】
1.(1)物质的多少 m 属性 形状 物态 位置
(2)千克 kg 103 10-3 10-6 103
2.(1)托盘天平 (2)①称量 ②零刻度线
③平衡螺母 ④物体 镊子 加减砝码 游码
3.(1)①物质种类 物质体积 ②物质种类
(2)①正比
4.(1)之比 ρ (2)ρ=
(3)千克每立方米 kg/m3 103
(4)①特性 相同 ②正比 ③正比 ④反比
5.(1)毫升(mL) 103 10-3 1 10-6
(2)①量程 分度值 ②最低处
6.(1)ρ= (2)天平 量筒 (3)ρ盐水=
7.(1)ρ= (2)天平 量筒 (3)ρ石=
8.热胀冷缩 气
9.4 ℃ 小 小 变大 变小
【教材图片解读】
命题点1 没有 没有 属性 位置
命题点2 小 上升
命题点3 反常膨胀 大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1)ρ=
(3)①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③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4) (5)偏小 偏大
实验二 (1)ρ= (3)①质量 ③浸没水中
(4) (5)偏大 偏大
【中考真题链接】
1.A 2.D
3.D 
游码有一定的质量,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的右盘增加小砝码,使天平平衡,故D正确。
4.由大到小 移动游码 
在物体的称量过程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此时应该采取移动游码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5.(1)水平 右 (2)75.6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调节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 g,游码示数是0.6 g,物体的质量是50 g+20 g+5 g+0.6 g=75.6 g。
6.不变 变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以,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
因为氧气瓶的容积不变,当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体积不变,质量减半,由ρ=可知,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7.体积 1.6 2.5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已知瓶中可装水的质量:m水=2 kg,
由公式ρ=可知,瓶子的容积:
V瓶===2×10-3 m3,
故瓶中可装酒精的质量:m酒精=ρ酒精V瓶=0.8×103 kg/m3×2×10-3 m3=1.6 kg。
(3)已知瓶中需装酒精的质量:m酒精′=2 kg,
由公式ρ=可知,瓶子的容积至少为:V瓶′===2.5×10-3 m3=2.5 L。
8.B 
混凝土的体积:
V=565 m×437 m×0.1 m=24690.5 m3,
混凝土的密度约为2.5×103 kg/m3,
由ρ=可得混凝土的质量:
m=ρV=2.5×103 kg/m3×24690.5 m3=61726250 kg≈6.2×107 kg=6.2×104 t。
9.B 
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V1=20 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 g,
则由m=ρV可得ρ×20 cm3+m杯=40 g①,
当液体的体积为V2=80 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 g,
可得ρ×80 cm3+m杯=100 g②,
联立①②解得液体的密度:ρ=1 g/cm3。
将ρ=1 g/cm3代入①式解得m杯=20 g。
(2)当液体的体积V3=40 cm3时,液体的质量:m3=ρV3=1 g/cm3×40 cm3=40 g。
10.C 
(1)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
m酒精=m总1-m瓶=115 g-30 g=85 g,故A错误;
(2)量筒内酒精的质量:m=m总1-m总2=115 g-33 g=82 g,
量筒内酒精的体积:V=100 mL=100 cm3,
酒精的密度:ρ===0.82 g/cm3,故C正确、D错误;
(3)瓶内全部酒精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V容=V酒精==≈103.7 cm3=103.7 mL,故B错误。
11.(1)左 (2)8.4 (3)8 1.05 (4)偏大
(1)指针偏右,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大樱桃的质量:m=5 g+3.4 g=8.4 g。
(3)大樱桃的体积:
V=38 mL-30 mL=8 mL=8 cm3,
大樱桃的密度:ρ===1.05 g/cm3。
(4)当大樱桃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导致大樱桃和水的总体积减小,测得大樱桃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12.(1)右 (2)②60 ③102
(3) 0.85×103
(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②量筒中酒精的体积:V=60 mL=60 cm3。
③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
m2=100 g+2 g=102 g。
(3)酒精的密度:ρ====0.85 g/cm3=0.85×103 kg/m3。
13.(1)左 (2)33.2 0.83×103
(3)偏大 (4)ρ水
14.B 
当物体发生“热胀”时,物体的体积变大,故A错误;物体的体积变大,物体的质量不变,由ρ=知,物体的密度变小,故B正确;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当物体发生“热胀”时,物体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由分析知,物体的体积、密度发生变化,故D错误。
15.0 不变 变大 
水的凝固点为0 ℃,寒冬的气温低于0 ℃,水结成冰,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16.变小 最大 安全 
由图象可知,在0~4 ℃,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小。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温度变化,在4 ℃时,水的体积最小,由ρ=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由图象可知,温度低于4 ℃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高于4 ℃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4 ℃时体积最小,在4 ℃以下或以上时,体积均增大,故在4 ℃存放罐装饮料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