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 8 Unit 2 I took some pictures.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Module 8 Unit 2 I took some pictures.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三年级起点)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2-07-04 19: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教材结构分析
项 目 内 容
话题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人与自我(单元话题 picnic)
功能 交往 感情 态度(单元功能 询问、陈述)
育人价值 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对他人的活动能做出适当的评价,全体学生能运用一般过去时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
教材板块定位 核心板块:Listen ,point and find:had,went,saw,sang,ate,drink, Listen and say. 2、非核心板块:Listen ,point and find. Practise. Point and say. Listen and say .Then sing and do .Do,guess and say. Do and say.
板块内 容 语音:感知感叹句的语音语调特征词汇:核心词汇sang,beautifully,saw,game,last,fun,went,there,ate,drank,drink,time,have a good time,busy,took,tell,great,delicious,made,poster3.词法: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的用法4.句法:运用一般过去时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5.语篇:关于表达某人过去做某事
板块功 能 1、核心板块:(1)Listen ,point and find:had,went,saw,sang,ate,drink:通过“指、说”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2)Listen and say: 通过“听和唱”引导学生在歌谣中理解主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激发兴趣。非核心板块(1)Listen and say: 通过“听、说”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一般过去时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2)Practise: 通过“练一练”复习并尝试运用句型。Point and say :通过“指一指,说一说”巩固本单元重点词汇,加深理解。Listen and say .Then sing and do :通过“听、说、唱,做动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歌曲中理解主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激发兴趣。Do ,guess and say :通过“写、说”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Do and say .通过“写、说”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
模块学习内容与要求分析
学习内容 学 教学要求
语音 感知感叹句的语音语调特征 A(知道) 能听懂和能说重点句子
词汇 核心词汇sang,beautifully,saw,game等 C(运用) 能听懂、读懂和运用核心词汇
词法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的用法 C(运用) 用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进行表达
句法 一般过去时 C(运用) 一般过去时
语篇 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 B(理解) 能用一般过去时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
三、模块教学特征分析
内容 听说 读 写
认读 朗读 阅读 抄写 仿写
语音 √ √ √
词汇 √ √ √ √ √
词法 √ √ √ √ √ √
句法 √ √ √ √ √ √
语篇 √ √ √ √ √ √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讨论及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基础及相关活动选择进行梳理(如下表):
学√情分析 内容 知识要点 教材栏目 学生基础 活动选择
语音 感知感叹句的语音语调特征 Do,guess and say. 熟知略知 新知 倾听、模仿、朗读
词汇 核心词汇:sang,beautifully,saw,game,last,fun,went,there,ate,drank,drink,time,have a good time,busy,took,tell,great,delicious,made,poster Do and say. 熟知 略知 新知 模仿、朗读、问答
词法 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的用法 Point and say. 熟知 略知 新知
句法 一般过去时 Listen and say.Then sing and do. 熟知 略知 新知 倾听、模仿
语篇 对话和描述中的信息 Do and say. 熟知 略知 新知 倾听、朗读、阅读、问答、表演
五、模块教学目标
〖语用任务〗
以谈论“上周日的野餐”这一话题为主线,引出一些不规则变化的动词过去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态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语言能力目标
1.听:全体学生能听懂They sang beautifully.I took some pictures.
2.说:全体学生能说They sang beautifully.I took some pictures.
3.读:全体学生能认读sang,beautifully,saw,game,last,fun,went,there,ate,drank,drink,time,have a good time,busy,took,tell,great,delicious,made,poster
4.写:全体学生能拼写2~3个自选词语
(二)学习能力目标
1.在课堂学习和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表达。通过模仿、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2.能初步尝试运用本模块所学新单词和句型。
3.能理解并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态的句子讨论相关的话题。
4.能理解含有不规则变化动词过去时的句子。
(三)思维品质目标
学生能在学习对话及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理解“观点和事实”,能够表达过去发生的事情,陈述事情,训练表达能力。
(四)文化品格目标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距,体会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饮食特点。
六、模块主题及分课时话题
本模块选自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第八模块。主题是Peter’s trip。学习重点是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根据本模块的主题、结构、功能、意义及语
用任务,将本模块划分为四个课时,同时将.Peter’s trip的语境贯穿到整个单元的学
中。
第一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这条Peter’s trip主线,围绕如何“Cross the river”的话题展开。雄鹰提示Peter必须要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才可以过河,学习任务分四部分,每完成一部分,Peter就会拿到一块石头去搭桥。Peter通过和好朋友佩奇谈论过去野餐的情景,完成了课文学习。学生通过看、听、唱、练、说等活动,学习本课核心单词和句式,初步运用功能句,并且引出No thing is impossible的观点,
第二课时的话题是Climb the mountain。彼得兔参加完野餐后,想沿着水路原路返回家。但是当他到河边的时候,发现水路不通了。只能通过走山路回家。在翻过一座又一扇座山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各个虎视眈眈的猛兽。彼得兔克服重重困难,最后顺利回到家。
借助视频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扩充事例,使学生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把文本教学融入到故事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课时的话题是Look for the phone。彼得兔回到家,想跟家人分享野餐的事情。但发现手机不见了,于是重新回到野餐的公园里寻找手机。在百宝箱的锦囊妙计帮助下,终于找回了手机。用微信与朋友后聊关于野餐的趣事并发了朋友圈。在寻找手机的过程中融入文本内容,完成教学内容。
第四课时的话题是Finish the list of picnic.昨天Mimi一家想去野餐,可是不知道要带什么,后开Peter得知了Mimi的困惑,就给了Mimi一张去野餐食物的清单,分别是fruits,bakery,fast food,drink,按四个步骤把绘本的学习任务完成了。
分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 话题 语用任务 语言能力 思维品质 文化品格 学习能力
第一课时 Cross the river. sang (sing), beautifully, saw (see), game, went (go), drank (drink), time, busy 运用重点词用一般过去式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观察、归纳、评价、创新等思维能力 感受中西文化的不同 1、通过阅读、模仿等学习方法习得语言。2、能在图片、文本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复述故事。3、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与讨论。
第二课时 Climb the mountain. We played games.We went there by bus.They sang beautifully. 能通过图片、音视频及阅读策略读懂文本,理解相关语篇,获取基本信息,模仿语言结构对能力和帮助进行描述。 学生能在学习对话及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批判性思维。 了解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树立关爱他们,热心助人的意识。 1、在课堂学习和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表达。通过模仿、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2、能运用阅读策略学习语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汇报。
第三课时 Look for the phone tell,great,delicious,made,posterI took some pictures. 能通过图片、音视频及阅读策略读懂文本,理解相关语篇,获取基本信息,模仿语言结构对能力和帮助进行描述。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观察、归纳、评价、创新等思维能力。 进一步了解和谈论能力与提供帮助,引导建立互助的世界观。 1、在课堂学习和交流中,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2、通过理解、朗读、交流等方式学习语篇并发表个人观点。
第四课时 Finish the list of the picnic. 能利用给出的语言材料,结合情景表达自己的语境中,借助图片、音视频感知理解课文大意,能模仿语言结构,在绘本语境中感知过去的生活 提高说的能力。学生能够利用给出的语言材料,结合情景表达自己。能在谈picnic的语境中,借助绘本图片、音视频看懂、听懂、理解并运用核心词made,并学会运用句型.主语+动词过去式....描述过去自己的生活情况,能够仿照所给的语言材料表达过去时态并能表达自己的态度。 在学生学习绘本句子的过程中.,养成观察图片、文字材料以便有效地抓住关键信息的习惯,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1、通过阅读、模仿等学习方法习得语言。2、能在图片、文本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复述故事。3、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与讨论。
教材内容及本课时教学内容
(一)本模块教材内容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是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
第一单元的课文情境是Sam和Amy向爸爸讲述他们上个星期日去野餐的经历。他们乘坐公共汽车到了野餐的地点,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在尽情歌唱的鸟儿。Sam,Amy和同学们又吃又喝,还做了游戏。之后他们在公园里散步、听音乐、唱歌跳舞,还帮老师收拾东西。在听完他们的描述后, Mr Smart评价说:是度过了忙碌的一天“你们真度过了忙碌的一天。!”
第二单元的课文情境是 Daming向妈妈介绍这次野餐的情形。他告诉妈妈这次野餐玩得很开心:他们做了游戏,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喝了牛奶和果汁,他还拍了很多照片,制作了一张海报。妈妈表扬了 Daming。
本模块的学习重点是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编者建议,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
中,教师可直接呈现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不要把动词原形和动词过去式进行比较。
九、本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习与掌握单词:took,tell,great,delicious,made,poster以及句型:I took some
pictures. I ate delicious food. I made a poster.
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能够听懂、会说、会表演本课时的对话,并拓展将其运用于日常交流中。
二、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情感目标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态度,产生亲近大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听、说、读、写单词:took,tell,great,delicious,made,poster。
2.难点:在一般过去时态中,熟练运用句型:I took some
pictures. I ate delicious food. I made a poster.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PPT,video, pictures,word cards
教学方法:运用了单词拼读法,调动学生的五官去记忆新单词,还有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学习单词和理解课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学习法。。
教学过程:
内容 活动 意图 层次 评价
Pre-taskpreparations 1 .Sing a song.Share the homework.Play a game. Sing and clap hands.Pre-learning new words each other.Read the words quickly. . 玩游戏、唱歌谣环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尽快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同时也利用了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刺激他们记忆单词。师生交流拉近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英语教师,进而喜欢学习英语。同时有目的地复习了旧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为新投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感知与理解 目的:导入话题,激活旧知。内容:唱,听说主体:师生方式:有节奏的边拍手边吟唱。标准:借助PPT、理解感知
While-taskProcedures Free talkPeter had a great picnic.He took some pictures.But where’s his phone Look and learn:When Peter finished five tasks,he can find his phone.2.Lily and Peter’s talking.3.Watch and repeat.4.Teach and explain the text.5.Watch and answer. 1.Free talk 2.Lily and Peter’s talking.. 3.Pick up apples.4.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5.Act out the text.6.Point and say 1.通过百宝箱帮助Peter兔寻找丢失的手机来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很感兴趣地跟着Peter兔一边寻找手机一边学习单词和课文内容。2.通过Peter发朋友圈和Lily 的微信聊天来引出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通过摘苹果游戏来巩固课文中出现的过去式动词。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巩固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的学习能力。6.检查学生对所学的动词短语是否能熟练运用。 感知与理解理解与构建梳理与整合内化与运用 目的:整体输入内容:看、听、感知主体:师生方式:观看标准:粗略了解目的:检测文本理解能力。内容:看,听说主体:师生方式:观看,理解,学说标准:能理解语言,初步建构语言结构。目的:传递意识态度。内容:看,听、说,演主体:师生方式:提问、扮演、讨论标准:感知,了解。目的: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结构,再次感知理解内容, 印证之前观点。内容:读、说主体:学生方式:复述板书内容标准:借助板书内容,用目标句型复述文本内容。
Post-taskActivities 1.Pick up apples.2.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3.Act out the text.4.Point and say5.Lucky wheel6.Expansion6.Emotional education.7.Homework. 1.Lucky wheel。2.Expansion. 1.锻炼学生用过去式动词短语的快速说一句话的反应能力。2.设置任务,在本课语境下实践运用目标语言。 实践与应用 目的:检测学生对目标据的理解和运用。内容:选择,抄写,说主体:学生方式:书面抄写,口头表达标准:正确匹配图片与句子,比较正确流利的口头汇报。
Assessment 1.Expansion: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2.We love nature and we should protect nature.
Board Design
十、本课时课堂练习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基于教材与学情的目标设定
根据学生学情,纵向梳理了就这一主题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新标准四年级下Module7主题为Abilities,主要学习内容为谈论过去的行为;Module 8主题为Picnic,主要学习内容为谈论和评价过去的行为。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过去时表达自己的行为。
基于教材与学情,制定了模块学习内容与要求,分别为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要求。同时,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二级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目标,以及单元语用任务目标:学生在“The Peter’s trip”的语境中,能模仿语言结构说明能力的不足,描述提供帮助的事实。要求内容达意、语音正确、表达流利。
基于教材与学情的内容整合
在充分解读教材、考虑学情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整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扩充。本模块四个课时的单课话题分别为:Period 1 Unit1 Cross the river. Period 2 Unit 1 Climb the mountain. Period 3 Unit2 Find the phone.Period 4 Finish the list of the picnic.
1.提升语言情境的完整性
(1)核心句型融入,丰富语言内容
(2)教学资源选取,铺垫情感体验
(3)背景语言加入,完整语言情境
2、提升语言的应用性
(1)围绕话题设置,构建核心语言
(2)扩展文本素材,扩充语用机会
(3)知识迁移创新,彰显语言应用
3、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教材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增加文本素材及语篇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巩固语言。通过理解语篇、获取信息、尝试表达,丰富情感体验。
基于目标的过程设计
本课时在Peter’s trip.的语境中逐层推进。通过PPT的串联, 从Peter的经历,描述picnic经过,经过重重障碍,进而探究事实,感知理解学生通过看、听、猜、说、读、讨论等方式学习文本,感知理解并初步运用目标句。最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怎样去描述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对于他人的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价。
基于语境的活动推进
情景语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图片、音频、视频以及适时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学生在视听感知、阅读文本、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中完成学习任务。
语境辅助语言理解和巩固
通过对Peter’s trip的描述导入,对life is so nice观点的质疑推进,结合图片、音频及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建构语言结构并在课文情景中表达。
语境中调动思维激活表达
学生在本堂课中知识水平层面的要求达成了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初步运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思维、学习策略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学习经历与运用体验都依托于语境的带动。
√√√√√






Period 1 Cross the river
Period 2 Climb the mountain
Sub-topic: Peter’s trip
Period 3 Look for the phone
Period 4 Finish the list
本课时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