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3 14:5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情节的读法
——运用线索分析法读《项链》
小说
一、 读法示例
5岁“妈妈,烧红烧肉吧!”“行,烧!”
15岁“妈妈,别烧红烧肉了,换换味道。”“行,买别的菜。”
35岁“儿子,啥时候回家吃一顿啊?妈给做红烧肉。”“不行,最近忙。”
50岁“妈妈今天路过你家,给你带红烧肉。”“不行,今天不在家。”
70岁“妈,我想吃红烧肉。”那边,已经没有了妈妈的声音。
1.初读第一篇微小说,概括故事。
明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妈妈烧的红烧肉的态度的变化。
2.再读小说,梳理小说结构。
明确:
开端(1) 要吃红烧肉
发展(2-4)不吃红烧肉
高潮、结局(5)想吃红烧肉,不得
3.三读小说,寻找小说的线索。
明确:红烧肉
4.依据线索,触摸小说主旨
明确:要珍惜亲情,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亲情的可贵。
二、读法学习
1.初读小说,概括情节。
2.再读小说,梳理结构。
3.三读小说,寻找线索。
4.依据线索,触摸主旨。
三、读法演练

1.初读小说《项链》,概括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马蒂尔德借项链参加宴会,将项链丢失,倾付十年还债。
①得请柬(序幕)
②借项链(开端)
③丢项链(发展)
④赔项链(发展)
⑤还债务(发展)
⑥明真相(高潮、结局)
即:发现项链是假的
2.再读小说,梳理小说结构
项 链
(借项链)
(赔项链)
(识项链)
(借项链)
(丢项链)
(丢项链)
3.三读小说,寻找小说的线索。
4.依据线索,触摸小说主旨:
明确:讽刺了人们虚荣心理和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
四、方法运用
1.初读小说,概括小说情节。
明确:丈夫偷吃面包,被妻子发现。
2.再读小说,理清小说结构。
明确:①妻子深夜被厨房的声音惊醒;
②妻子发现丈夫偷吃面包;
③妻子和丈夫谈论“厨房的声音”;
④妻子把自己的面包分给丈夫。
3.三读小说,寻找线索
明确:面包
4.依据线索,触摸主旨
明确: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
五、读法小结
1.初读小说,概括情节。
2.再读小说,梳理结构。
3.三读小说,寻找线索。
4.依据线索,触摸主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