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千与百之间的关系及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备教材内容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77、78页例3、例4及相关习题。
2.例3让学生对照数轴数彩点并有所发现,达到如下三个目的:一是使学生经历用“百”数较大数的过程,加深对计数单位及其之间关系的认识;二是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和描述1000,加深对1000这个数及“千”这个计数单位的认识;三是借助彩点图使数轴直观化(数形结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轴,体会数序。
例4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算盘,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体会其直观形象、体现数位特征的特点,学会用算盘记数,深化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备已学知识
1.数位的认识,数的组成,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100以内数的认识。
3.1000以内数的认识。
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数轴,体会数序。
2.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
2.经历用算盘数数、记数的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算盘记数的直观操作,使学生认识到算盘的便捷,从而使学生熟悉算盘。
2.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备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千与百之间的关系,明确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记数。
难点:算盘上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方法。
备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千与百之间的关系(掌握)
问题导入 下面有多少个彩点?(教材77页例3)
过程讲解
1.数一数,理解千和百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彩点表示一,一列彩点是10个一,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100个彩点正好对应1个大格,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共有10个大格,也就是10个100是1000,即1000里有10个100。
2.明确千与百之间的进率
重点提示 一(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千也是计数单位,当数到九百时,再添一百就是10个一百,满十进一,这10个一百就是一千。千和百是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千比百高一级,10个一百是一千,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
归纳总结
1.千是比百高一级的计数单位。
2.千和百之间的进率是10,10个一百是一千。
知识点二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了解)
问题导入 在算盘上拨出563。(教材78页例4)
过程讲解
1.认识算盘
(1)算盘的历史和作用: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并首创了珠算这门科学的计算技术。算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计算和记数两方面。
(2)算盘的各部分名称。
2.用算盘记数的方法
重点提示 算盘上一个档的珠子最多可以表示15,但受到十进制的限制,最大只用一个上珠和四个下珠表示9。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记数前先要确定哪一档作为个位,从这一档起,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记数时,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每一档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3.在算盘上拨出563
(1)操作指导。
“563”百位上的“5”用一个上珠表示;十位上的“6”用一个上珠和一个下珠表示;个位上的“3”用三个下珠表示。
(2)操作示范。
方法一 选最右边的档作为个位,向左数第二档是十位,第三档是百位。如图:
方法二 选右边第四档作为个位,向左数第五档是十位,第六档是百位。如图:
归纳总结
1.算盘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2.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
备易错易混
误区 判断:算盘上表示的数是52。(√)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确定哪一档是个位就盲目读数。如果选右边第一档作为个位,那么这个数就是520。
错解改正 ×
温馨提示 运用算盘记数时,定位是关键。
备综合能力
能力点 运用假设法解决猜数问题
典型例题 一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2,比百位上的数字大1,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不超过10。这个三位数可能是多少?
思路分析 根据这个三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2,比百位上的数字大1,可判断出百位上的数字最小。可以先假设出百位上的数字,再依次判断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并加以筛选。如下表所示:
百位 十位 个位 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
1 1+1=2 2+2=4 1+2+4=7 7<10 符合要求
2 2+1=3 3+2=5 2+3+5=10 10=10 符合要求
3 3+1=4 4+2=6 3+4+6=13 13>10 不符合要求
观察上表可知:如果百位上的数字大于2,则三个数位上的数字和大于10,不符合要求。所以符合要求的只有两个数。
正确解答 这个三位数可能是124或235。
方法提示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综合所有信息全面考虑。
备教学资料
算盘的由来
算盘的历史久远,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算盘
我国使用算盘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流行最广的珠算书也有400多年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发明算盘最早的国家。
算盘的历史
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使用算筹的基础上发明的。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以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
关于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我国当时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个算珠穿成一组,一组一组地排列好,放入框内,然后迅速拨动算珠进行计算。
古时候,人们用小木棍进行计算,这些小木棍叫“算筹”,用算筹作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筹算”。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用小木棍进行计算受到了限制,于是人们又发明了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算盘。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的面积和各种形状物体的大小。